p; \"秦军门!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不愧少年英才。\"张孝达抱拳称赞道。
秦牧笑道:\"张总督谬赞了,秦某不过一介平书生武夫,怀揣救国救民之理想,为全帝国百姓所奔走效劳。
您乃封疆大吏,主管两江之地,造福百姓何止百万,秦某佩服之至。\"
二人客套一番后,张孝达说明了来意。
\"帝国如今内忧外患不断,内有朝廷党争乱政,外有倭寇肆意横行。
您却趁此时机起兵反叛,予帝国一重创,恕在下实在难以苟同。
如若您能摒弃前嫌,接受帝国招安,共同对抗倭寇,攘除外夷,仍不失一等公侯之爵,封疆大吏之位啊。\"
张孝达这番话,既把秦牧摆在了与帝国同等的合作地位上,又以民族大义晓以利害,再加之高官厚禄之利诱。
换做别人,恐怕已经被他说动。
但秦牧很清楚,江河日下的帝国早晚会走进坟墓,登上这艘注定会沉没的轮船岂不是自陷险境?
\"商君曾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几十年来,历史已经证明了,腐败的帝国已经不是带领这个民族走向更伟大未来的正确选择。
我举兵聚义,为的不是个人荣辱得失,而是带领整个民族洗刷列强给我们留下的耻辱,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张总督,帝国本泱泱大国,天朝上国!哪怕多年前败在不列颠人和高卢人等老牌列强手中尚不足以让您认识到帝国之无能。
难道如今区区倭奴竟逼得帝国连连败退,以至于全线崩盘,这难道还不能引起你的重视吗!?
可笑您如今还在劝我继续为帝国效忠。殊不知,帝国,从头到脚都已经不配让我再为其效忠,不配让任何一个有识之士为之奔走操劳。\"
秦牧一番话痛陈利害,让张孝达哑口无言。
他并非不知帝国已经无可救药。但他没有秦牧的魄力,也没有秦牧的理想主义。
这注定他只能做帝国的卫道士以及陪葬品。哪怕他强烈主张学习列强之优点,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从本质上,他还是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
\"听秦军门一言,在下万分惭愧。您是深明大义之人,在下不及分毫。
然在下多年以来,深受帝国皇恩,没有帝国,也就没有今天能坐在您面前与您谈论国家大事的我。
您敢于为天下万民,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起兵。在下也要为帝国知遇之恩尽忠到底。我认同您的观点,但未来我们注定要在战场上刀兵相见。\"
说到这,他顿了顿,脸上浮现出为难地表情。
\"但站在大义上,我还要请求一件事。\"
秦牧点头道:\"但说无妨。\"
\"在帝国与倭寇的战争结束前,希望我们双方能保持和平,哪怕只有这一段时间的短暂和平。如今大敌当前,我们不应该在这时候把内斗排在第一位。\"
没有丝毫犹豫,秦牧同意了这个请求。
一是因为这确实是民族大义。
二是秦牧暂时没有和帝国继续开战的打算,他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收复海参崴,敌人是沙俄。
虽然双方最终未达成任何形式的合作协议,但最终还是心照不宣地对彼此停火。
帝国勉强能抽调出关外的军队去抵抗倭寇,即使这并不能对战局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
而秦牧也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准备对付沙俄,从他们手中拿回帝国在关外一个极其重要的深水良港——海参崴。
第11章 会见张总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