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罗莎来说,没有什么比坚持这项伟大的事业更重要了。
可如今帝国主义战争的战火已经烧遍了整个欧洲,唯有远在东方的这个国家仍然是一片净土。
她别无选择,第二国际同样别无选择。
在会见结束后,秦牧派人带着罗莎在帝都及直隶省的各个城镇、乡村参观了帝国现如今的工农商业的发展情况。
在帝国的工厂里,没有压迫的存在,工人们得到了应得的权利。
不仅是国有企业,甚至是私营企业中,只要有压迫的存在,各地法院就会出动,按照帝国法律公正处理。
对于阳奉阴违者,巡捕营就会出动,该蹲监狱的丢进监狱,该吊路灯的吊路灯。
至于极少数抵抗激烈者,就会在国防军的铁蹄下烟消云散。
因此,无论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收入,还是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所有人都在努力且认真的工作。
在各地的农村,已经没有的地主的存在,所有土地在名义上被收归国有,但使用权已经在综合考虑了土地的肥沃程度、适宜播种的作物等条件合理且公正地分配给了每一户农民。
如今虽然是冬天,但是与几年前不同的是,每家每户都有了足够的粮食过冬,再也不用忍饥挨饿。
随行的官员还向罗莎介绍了关于前不久的几次灾害导致的饥荒情况。
在秦牧提前部署的帝国储备粮仓的全力支援与国防军的监管之下,饥荒刚刚露头就被迅速涌入的救济粮压了下去,几乎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参观考察完农村情况之后,罗莎来到了津门,在大沽口,她见到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货轮。
如今的大沽口已经今非昔比了。
完备的岸防工事,大量的岸防重炮已经将大沽口打造成得固若金汤。
帝国海军第一舰队的驻扎更是完全保障了大沽口的安全。
每天来来往往的商船与货轮不可计数。
\"那些悬挂了帝国旗帜的船几乎都是帝国的进口采购的船只,其他的船上搭载的基本上都是帝国出口的各种商品。\"随行官员介绍道。
大沽口的吞吐量已经是沪城港的数倍,俨然成为了帝国最为重要的海港。
\"这么多进口货物的船只……\"罗莎感叹道。
她能想到,这些船上的货物都是用来建设和发展帝国的各个方面的,包括公路、铁路,工厂等等。
这种发展势头,即使是在工业革命的全盛时期都不曾拥有过。
这让她更加认可了帝国的发展模式并更加坚定了对于理想的坚持。
参观完这些后,在罗莎的请求下,国防部部长邓世昌抽出时间,亲自陪同罗莎参观国防军的陆海空三军。
装备精良,士气高昂且训练有素的陆军最先震惊了罗莎。
一直用笔杆子与帝国主义斗争的他们,从来没想过能够建设出这样一支队伍。
随后,从空中掠过的航空兵编队让罗莎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nbs
第165章 秦牧的提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