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酸楚,当年少时,她最喜欢桂嫂做的饭菜。
桂嫂也特别地疼她,每次回老家都给她带当地的野味和特产。
每到年节,桂嫂回家过年,她总要跟母亲哭闹一番,不想桂嫂离开自己家。
说起当年的往事,梁佳恩还历历在目。
“我那时候真的好任性的,你女儿都发烧了,我还闹着妈妈打电话叫你回来……”
“小姐从没吃过苦的人,后来吃了那么多苦,老天爷真是太不厚道。”
桂嫂满是褶皱的脸透着心疼,布满老茧的手下意识交握,昭示着她这些年的艰辛和困苦。
“桂嫂,你这些年过得好吗?”
梁佳恩无比地揪心。明明桂嫂也不容易,却还反过来心疼她。
桂嫂淡淡一笑,语气轻描淡写,“也无所谓好不好吧,能填饱肚子已经不错了。当年那场经济危机之后,很多富商都撑不住了,失业的老百姓就更多了。我之后就一直打零工,没有人家再聘用我了。”
梁佳恩知道,这“打零工”三个字的背后,必然是无限的苦楚和困顿。
因为港城这个城市,贫富差距很大,如果连一份正式稳定的工作都没有,基本就是手停口停的状态,很可能吃了上顿没下顿。
梁佳恩又叫了一些点心,叙旧之后便开门见山,直接拿出周泰侬的几张照片。
这些照片,都是十五年之内的,比现在的周总更显年轻。
“桂嫂,你仔细看看这个人,有没有印象。”
“你当初来我家做工,是我妈妈的同乡介绍你来的,你还记不得我妈妈以前的事情?”
桂嫂皱眉,一遍遍审视照片,凝眸深思。
“这位先生是姓……”
“姓周!”
梁佳恩刚说完,又立马补充一句,“不对,也可能是姓康。”
那是周泰侬没入赘周家之前的姓氏。
既然妈妈邹惠仪跟他是故旧,喊他本名的几率也很大。
桂嫂听罢,恍然大悟,“啊,是康先生啊!我想起来了,他当年来你家做客过的!”
“真的是他吗?你确定吗?”
梁佳恩一脸激动,双手紧紧握紧。
桂嫂认真点点头,眼神十分笃定。
“没错的,这就是康先生,我记得很清楚,当年他第一次来你家吃饭的时候,梁先生还叫他下次带康太太一起的,结果没等到下次,梁家就万劫不复了……”
梁佳恩迅速捕捉到关键信息,整个人都紧绷起来,“桂嫂,你的意思是,康先生是在我爸妈出事前不久到家里做客的。”
桂嫂绞尽脑汁,“你让我想想,哦,对了,是龙舟节前后!准没错的,当时招待康先生的时候,他还夸我们自己包的粽子好吃呢。梁太太还吩咐我打包一些,给他带回家给孩子吃。”
确定这个时间节点,梁佳恩心情越发凝重了。
龙舟节是在五月,家里破产父母双双跳楼自尽是在六月,前后相距不过一个月……
周泰侬的嫌疑无疑加重了。
梁佳恩又想起几个问题,“桂嫂,麻烦你再仔细想想,还记得当时他们聊什么吗?另外,我爸妈出事前,还有什么人跟他们交往密切吗?”
第356章 番外:当年的故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