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 劳作一年的收成[2/2页]

我在古代直播带货,富养了摄政王 发枫的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样草屋、土屋、青砖房鱼龙混杂在一起,而是清一色的砖石房,道路也整洁平整,正对着城门的这条街道是都是商铺,琳琅满目,看的柳月眼花。
      沈清彦先是赶着牛车到了米铺,将车上的粮食都卖了。
      米铺的伙计认识他们,直径叫他们将米袋搬到后院称重,柳月腿脚不便就留在了大厅。趁机观察起了米铺的物价。
      米铺粮食的种类很丰富,从二十三文一斤的精米,二十文一斤的白面、十六文一斤的黄面、到十二文一斤陈米、十文一斤的糙米都有。
      若是按照一文钱等于现代的五毛钱来算的话,古代的粮食价格要比现代高个十倍,要是她们随意穿梭时空,就当个粮食中间商她也很赚上不少。
      柳月还看见了一些独数古古代的特色粮食:糠,五文一斤。
      柳月咂舌,在现代糠可是猪都不太愿意吃的东西,什么样的人才会买糠啊!
      米铺的掌柜是个身宽体胖的眯眯眼,懒散的坐在太师椅上看着沈清彦和沈景城将米放到称上称重,手指在算盘上拨动算珠。
      “你们家米不错,我按照十八文一斤算,一共是十五两六百六十文。”
      这未免也太少了,柳月有些愕然。这可不是产量富裕的现代,一亩地种出来一百八十斤的粮食已经算是高产了,沈家的五亩地一共收获了八百七十斤大米可谓是大丰收了。
      但这样的大丰收居然只能换取十几两银子,
      这可是沈家劳作了整整一年的收获,居然才卖出了这么点钱。而这笔银子将是沈家未来一年的开销。
      要知道在古装剧,古言中那些男主为女主送根簪子就要上千两,那得种多少斤稻谷才行?一根簪子就需要百户的农民劳作一年才行。
      这贫富差距,可真是.......
      再者,沈家挣了十五两银子这还是建立在沈清彦本身是个秀才,免了赋税,加上因为柳月里有物资,所以沈家没留余粮的情况下,那些普通的劳作家庭劳作一年下来,到手不过十两银子?
      怪不得沈家之前连白米都舍不得吃,这换做谁也舍不得那么奢侈啊!
      古代底层农民的生活实在是太艰苦了。
      柳月愈发坚定了要挣钱的想法。
      沈清彦对这笔银子还挺满意的,将钱收进荷包,便拱手要告辞。
      米铺的徐掌柜却又问了句:“你不买点东西吗?”
      通常来卖米的农户们在买了自家种的精米后,会花钱买一些陈米、糙米带回家,徐掌柜做惯了两笔买卖,突然碰上个单笔的生意,不免有些奇怪。
      柳月可是空间里有几十吨大米的人,自然不愿意让沈清彦花掉自己来之不易的银子,含糊的说了句家里的粮食还有剩余就拉着沈清彦出来了。
      卖完米,沈清彦要去官府给柳月办理户籍,因为不知道办理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便没让柳月她们跟着,而是沈景城驾车带柳月去书院找沈景城,让他后天书院放假时回家。
      至于为什么要回家?
      自然是因着,沈清彦和柳月预计在后日办理婚宴。
      双方约定了在城门口的那颗柳树前汇合后,便分道扬镳了。

第二十一章 劳作一年的收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