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2章 捐款搞慈善[1/2页]

我有空间千顷田 骥伏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大伟几乎是带着哭腔,乡里若是能够筹到700万,公路早就修了,不会拖到现在。
      乡中学教室,他也想翻盖,可惜没钱。
      正规编制的老师去乡下教学不是不可以,人们不愿意去的主要原因就是待遇低。只要提高待遇,小学教师缺乏的问题迎刃而解。
      争论来争论去,焦点集中在资金上,既然是我提出来的,我不能无动于衷。
      “修路的钱1,000万,我出了。”
      我一开口,语惊四座。
      黄副县长带头鼓掌,杨大伟镇长更是热泪盈眶。
      掌声甫歇。
      “翻盖中学教室大概需要多少钱?”
      我问杨大伟。
      “500万够了。”
      “我也出了。”
      又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去乡下小学任课的教师,提高待遇的补贴部分,我出。”
      掌声再次响起。
      有了钱事就好办了。
      会后,黄副县长,杨大伟镇长,专门找我座谈,落实会上承诺的资金。
      我也不矫情,说话算数,以民利罐头厂的名义捐了3,000万。
      为此事黄土县电视台对我进行了专访,一时间我成了黄土县的风云人物。
      乡公路破土动工的那天,县里专门邀我参加了开工仪式。
      程序化的流程走完之后,我回了趟石沟村。
      很久没回老家了,我是前来看望伯父伯母的。
      伯父伯母见我到来,十分高兴,热情接待。
      这些天来,他们经营着蔬菜大棚,有了稳定收入,生活有了保障,还能存下不少钱,对我感激不尽。
      既然来了,蔬菜大棚我一定要看看的。眼前的景象令我多少有些心酸。昔日又粗又长的黄瓜变了模样,小了许多,倒是比平常的黄瓜稍好些,产量没那么多了,有些瓜秧看上去比较弱小,甚至还没有结果,那是伯父伯母后来补种的。
      至于茄子、豆角、青椒、辣椒,另外几种蔬菜,也没有了之前的优势,个头和产量都发生了变化。
      我本想重新更换一荐,仔细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不能那么做。我不能保证定期回来移植瓜秧。我若是那么做了,必会引起伯父伯母的猜疑,我无法解释那些特殊蔬菜的来历。
      即便是没有我那些特色蔬菜,伯父伯母靠这个大棚也完全能够正常生活。他们不是为了发家致富,仅仅是为了能够稳稳当当地过平凡日子而已。这已经足够了。
      我怀着一肚子心思,刚刚离开大棚,村里的几位领导来了。
      我捐款的事情他们早就听说了。除了一番赞美之外,更多的是恭维。村主任最后的一句话我觉得才是主题。
      “作为石沟村的村民,你是父老乡亲的骄傲。你现在是大企业家,大名人,心里装的是普罗大众,高尚而

第142章 捐款搞慈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