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家的注视中,朱瞻基并没有怯场,而是睁大了双眼,饶有兴致地巡视着在场的每个人,仿佛在检阅自己的军队一般。
在场的众人都惊讶于朱瞻基表现出来的沉稳和气势,仿佛那不是一个百天的孩子,而是缩小待着被挑选的下午,又有了第一眼看到年轻的燕王殿下的时候那种莫名的吸引,当时他的心中忽然就有了一个念头,能实现自己一生抱负的人,非燕王殿下莫属,所以他大胆的说出了那句“贫僧要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的话;所以他跟随燕王来到了北平,住进了庆寿寺,一住就是十几年;所以这十几年来,他尽心竭力辅佐燕王,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重铸一个心目中的江山,打造一个盛世。
时至今日,他竟然在朱瞻基身上,又感受到了当时的那种精神上的契合,更是莫名的有了一种新的冲动,这个孩子天生不凡,自己追求的那份事业,一定能够在这个孩子身上继续传承下去。
道衍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怀中的这个孩子,并且竭尽所能的辅佐他,让他成为自己和燕王事业真正的继承人小说
想到这里,道衍伸手从自己手腕上摘下一串佛珠,对徐王妃说:“承蒙小王孙厚爱,贫僧无以为报,这串七宝琉璃佛珠乃是贫僧师傅坐化前传给贫僧的宝物,曾受过三代高僧佛法加持,乃我这一宗传世之宝。今日既是与小王孙有缘,贫僧便将此宝赠与王孙,以求为小王孙消灾弥祸,护佑小王孙福寿绵长。”
徐王妃惊道“大师,此乃贵宗法宝,贵重异常,瞻基尚且年幼,如何值得大师如此重礼。大师对瞻基的心意殿下和我心领了,还请大师收回此宝。”
“不妨,不妨”道衍笑着回答道。“佛家讲究一个缘字,我与小王孙既是有缘,此宝与小王孙亦是有缘,小王孙人品贵重,自然当的起此宝,还请王妃不要推辞。”说罢,拉过朱瞻基的小手,郑重其事地把佛珠戴在了朱瞻基的手腕上。
“即是如此,我就代殿下、世子和瞻基谢过大师了”徐王妃也是回礼道。
道衍忽然又开口道“贫僧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殿下和王妃成全。”
第10章 百日宴(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