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拍大腿:“大师,本王悟到了!怕是这次瞻基,给孤解了一个最大的心结,化解了本隆没有想到,此时的乾清宫内,围绕如何处置他的事宜,一场辩论正在展开。
“陛下,臣以为,李景隆志大才疏、贪功冒进、损兵折将,为一己之私而置众将士和百姓生死于不顾。疏忽大意,指挥失当,导致那燕庶人平白得了粮草竟高达数百万石,还让朝廷六十万大军损失殆尽,深负陛下皇恩,辱没朝廷颜面,臣斗胆,请陛下以欺君、擅战、扰民、通敌等七项大罪,立斩罪臣李景隆!以正天威,以警众臣!”乾清宫大殿中,监察御史叶希贤面对建文帝,正色进言道小】
【说】
“臣,练子宁附议!”既然是李景隆的批斗大会,练子宁作为御史大夫,也是当仁不让,慷慨陈词。“臣怀疑,李景隆私通燕贼,以讨逆之名,行资敌之实,将粮饷器械,拱手而让,此等国贼,必诛之而后快!请陛下三思!”
“臣,黄子澄亦附议!”黄子澄此时也突然站出来,向着建文帝深深一拜道:“李景隆丧师辱国,先后败丧朝廷百万大军,其心必异,故而有其行焉。此人留之无用,罪无可赦。臣恳请陛下,将其斩首示众,以正视听!”
黄子澄也是发了狠,他现在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自己就不应该贪图李景隆那点黄白之物,保举了这么个玩意上来!现在建文帝的所有家底都被李景隆霍霍光了,如果不是铁铉和盛庸他们,没准朱棣现在都进了京城了!
想到这,黄子澄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他对李景隆是又恨又怕。恨的是李景隆的表现实在太拉胯。要是真的最后因为李景隆的原因朱棣造反成功,他黄子澄在史书上肯定被牢牢的定在千古罪人的行列中,遗臭万年。怕的是李景隆如此懦弱,万一受不住刑罚交代了自己受了贿赂才保举他的事情,他黄子澄恐怕身家性命全部都要丢的一干二净!
就这样,无奈的黄子澄一咬牙一跺脚,拉上了早就有意弹劾李景隆的练子宁和叶希贤,三人一起上书,请求建文帝直接砍了李景隆,必须让他永远消失,才能保住自己头上的帽子!
建文帝静静的听完了三人的赳赳之词,沉寂了片刻,却是说出了一句令他们意想不到的话出来!
第91章 拆掉思维里的墙(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