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正处于一个凹岸,水流也平缓了不少。”
“而且那边已经有一些百姓将那里当一个码头在使用,那些痕迹和船只显然就是本地百姓弄出来的。”
李孝?b、段纶、李渊、长孙无忌四人顺着萧文斌指着的地方看去。
果然看到那里有被人修缮过的痕迹,并且还有一艘非常小的船只停在那里。
段纶直接往那一处走去,接着来到由当地百姓用木头搭建的一个简易平台。
接着将顺手捡的的一根比较长的木棍跟插了进去,然后又观察着水流的情况。
虽然说因为现在是冬季的原因,河流已经进入到了枯水期,水位下降了不少,并且流速也慢了下来,但是目前河面宽度,段纶预计应该还有八九米的样子。
如果是在丰水期,眼前的这条河流的河面宽度应该超过十米,甚至能达到十一二米。
“怎么样,这里适合用来修建停靠船只的码头吗?”
听到萧文斌的询问,段纶点头道:
“这里确实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地点,不管是水域条件、环境条件还是地质条件都满足修建码头的条件。”
“并且也在园区的中间左右的位置,对于原料运输也满足,相关的施工成本也不是很高,毕竟只是一个用来停靠中小型运输船只的码头而已,大型的船只也进不来。”
“这条河丰水期的水深应该在四五米左右,像现在枯水期,水深应该在两到三米。”
“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地点,目前这一处是最合适的一处修建场地。”
听到段纶的回答,萧文斌点了点头。
对于段纶的判断他是相信的,毕竟人家本身就是专业的,这也是他特意让段纶也来的原因。
毕竟这专业事需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对。
随后几人又沿着河流沿岸看了一圈,并没有找到更加合适的地方。
“对岸是不是也在使用范围之内。”
“也是在使用范围之内,不过那边五百亩是用来给云阳系使用的,你们的使用地在这边。”萧文斌回答道。
听到萧文斌的回答,段纶又看了一眼对岸,然后出声道:
“如果这样的话,这两岸之间还差一座桥梁啊,不然这两边沟通不方便,并且原料运输也不方便。”
萧文斌听到段纶的话,又看了一眼对岸,出声道:
“那就修一座桥好了,这个钱不用安鹤县出,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听到萧文斌的回答,段纶对着萧文斌说道:
“果然还是你财大气粗,一座桥说修建就修建,那你打算修建什么样式的。”
萧文斌:“当然是能够通汽车和货车的,双向四车道的吧,刚好利用这个机会给他们积累一下建桥经验,以后需要建大桥的地方多的去了。”
听到萧文斌的回答,几人都点了点头。
这话没错,特别是南方地区,河流众多,要想实现互通,这修建桥梁是无法避免的。
不过是公路修建还是铁路修建,都需要修建桥梁。
特别是那条将南北分开的长江,更是需要大型的桥梁来沟通南北两岸。
第657章 码头选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