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75宣府军饷[1/2页]

隆万之变 平行空间来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嗨,老弟,你是不知道,为了你的官职皇爷可是没少伤透脑筋,怪就怪你年龄太轻了,皇爷没法给你封官,不过别担心,你的功劳可都记下了,以后有的是机会。”
      陈矩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太监,不再是个没有品级的?仁蹋?耸彼祷耙埠鸵酝?煌??膊缓盎实畚槐菹铝耍??歉某苹室?
      有了品级,他也算是内臣了。
      虽然黄锦这样的提督在嘉靖皇帝跟前都自称“奴婢”,可人家那是自谦。
      严格说来,黄锦是二品提督太监,写给嘉靖皇帝的奏疏是要用“臣”来代表自己的。
      “皇上为我的封赏烦恼?”
      魏广德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陈矩道。
      “那当然了,你看看,这次咱们保住了‘永乐正本,那是多大的功劳,我跟你说,那书里面很多都已经是孤本,外面已经找不到原据书籍了,要是正本被毁,那就真的绝了,没有了,你知道吗?”
      陈矩这会儿咂咂嘴,又继续说道:“何况这书可是老祖宗修的,就这么一套,烧没了对得起祖宗吗?
      只是可惜,对你的封赏几位大人争论的很厉害,最后皇爷是听了徐阶的话,说你年纪尚幼还需磨练,所以才挂个詹事府的左司直郎。
      皇爷连太子都不立了,詹事府还有??什么混头,你还是慢慢熬资历吧,你要是早生几年......”
      很快,吩咐的酒菜上桌,两个人谈话的场合也从大堂转移到饭厅。
      “今天皇爷出了西苑上了城墙,说是想看看京城百姓的生活,嘿嘿......”
      两个人有一句每一句的闲聊,魏广德说翰林院的事儿,陈矩就把宫里的新鲜事儿说给魏广德听,也算是两人悄无声息进行情报交换吧。
      不过怎么看,魏广德说的那些衙门里的消息都不如陈矩透露出来的宫中信息强。
      “皇爷转到正阳门楼子那里,就说这城楼旧了,破了,该重修一下了,兴许是因为想到宫里的那把火,现在皇爷看到什么都说弄新的......”
      喝着杯中酒,吃着盘中菜,陈矩继续说着今日嘉靖皇帝的行程。
      “已经把话传到内阁了?”
      魏广德这会儿是真的很震惊了,重建三大殿要多少银子,现在衙门里传的沸沸扬扬,就目前大明朝廷的财力,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大的工程小】
      【说】
      那些廊道还好,木材有现成的,工匠直接调派就是了,也花不了几个钱,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动工。
      可是正阳门城楼,那可是好几层的巨大建筑,和建一个宫殿查不了多少的量,有那笔银子还不如先建三大殿其中一间呢。
      何况内城的城墙也是年久失修,前几年把修缮城墙的银子全部一次砸进了外城墙的修建当中,导致这几年已经没钱修缮其他城墙了。
      修了正阳门,周边的几段又损坏的城墙是不是也要修修?
      “递了话,还没有回音。”
      陈矩说道。
      .......
      时间一晃又是几天过去了,嘉靖皇帝传旨欲重建正阳门城楼的消息已经在朝堂上传开,自然又是让百官议论纷纷。
      以往修这样工程很积极的工部,这次一反常态没有传出任何意见,态度让人有点捉摸不透。
      现在的工部尚书可是赵文华,古今中外,凡是上项目,那就意味着有大笔油水可捞。
      赵文华是什么样的人?
      这人的办事能力先不提,但是很懂的做人,惯会趋炎附势。
      他在明嘉靖八年考中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调入国子监,当时严嵩就是国子监祭酒。
      他认严嵩为义父,踏上了严家这条船,之后严嵩的发展也证明他当时的眼光还真不错。
      在严嵩入阁后不久,赵文华就被委派为通政使,所有奏疏都要先从他手上过一遍才能送入宫中,自然让严嵩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很多信息。
      在严嵩干掉夏言出任内阁首辅后,凡是弹劾严嵩的奏疏必然是会先送

275宣府军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