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87景王之国[1/2页]

隆万之变 平行空间来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德安府安陆县?」
      这日,嘉靖皇帝在西苑修炼后,叫来高忠,把今日需要批复的奏疏都搬了上来。
      批了几份奏疏后,很快就轮到了内阁启奏的新建王府封地选择的文书上。
      毫无疑问,京官们或许大多数都对德安府没什么印象,除非之前专门查阅过记载,否则肯定搞不清楚状况,但是这对嘉靖皇帝来说有难度吗?
      嘉靖皇帝入京前,年岁也不算小,自然对安陆州周围的府县情况是有所了解的。
      没让小内侍继续念出奏疏,而是要过来自己亲自看了一遍。
      奏疏写的很详尽,把徐阶、吴山和高耀支持选择安陆为新王封地的理由全部罗列出来,只是看到严嵩的表态时,嘉靖皇帝双眼不由一凝。
      他看出来了,严嵩并不支持这份奏疏上的内容,他是持反对态度,只是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放下手里的奏疏,嘉靖皇帝身体放松的靠在御座上,扭头对黄锦问道:「黄锦,寿王之前的封地是不是就在德安府?」
      「寿王?」
      内阁的决定,黄锦这些宫里人并没有参与,选择封地和他们内廷是没有关系的。
      忽然被嘉靖皇帝问起,黄锦心里就是一惊,在脑海中搜刮起记忆。
      毕竟十多年前的事儿了,黄锦还是模模湖湖想起来一些东西。
      寿王是谁?
      是明宪宗第九子朱右?u。
      好像很多年前就没了,他的封地,应该就是在德安府吧。
      想到这里,黄锦躬身答道:「皇爷,寿王封地应该是在德安府,不过已经撤藩了。」
      内阁奏疏里没有明说,可是字里行间还是让嘉靖皇帝记起这件事儿。
      「可恶。」
      没来由的,嘉靖皇帝嘴里忽然狠狠的说道。
      随后,他的身体又靠在御座椅背上,嘴里又念出一句,「该诛。」
      一边的黄锦,还有下面的高忠等太监,殿里伺候的一众小内侍都紧张的不知所措。
      皇帝心情不佳,他们都看出来,这个时候在皇帝跟前,只要稍稍犯错,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嘉靖皇帝的火气不是冲他们来的,他们也都知道,可是没来由的就是心里发虚,担心殃及池鱼。
      黄锦也只是侧头和高忠对视一眼,随即就都低下头。
      不知道嘉靖皇帝怎么想的,他把身前的奏疏拿起又放下,最后放在了一旁,并没有交还给高忠。
      一时间,黄锦和高忠都有点想不明白皇帝的打算。
      批红还是驳回,或者是留中?
      「下一份。」
      只是思考的时间没多久,嘉靖皇帝就开口吩咐道。
      内阁奏疏的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好像无事发生一样。
      「兵部启奏,新任湖贵川总督黄光升请调俞大猷为贵州左路镇守参将.....百户出任参将,似有不妥。」
      小内侍念出内阁票拟上的文字,抛弃奏疏中堆砌的辞藻,就是简述奏疏主要内容和内阁意见。
      「俞大猷被打回去做了百户?」
      嘉靖皇帝此时嘴角挂出一副神秘莫测的笑容,开口问道。
      「是,皇爷。犯官俞大猷因罪被剥夺官职和世袭武职,贬往大同,因偷袭板升城和参与安银堡一战获功,恢复世袭武职,现仍任百户官。」
      殿上高忠马上就答道。
      「黄光升和俞大猷都是福建人?」
      微微点头之间,嘉靖皇帝又开口问道。
      「额?好像是。」
      对于大臣的籍贯,这个内廷倒是有资料,不过不专门去查的话,还真没人去注意。
      毕竟天下官员那么多,谁会记住不相关人的籍贯。
      高忠也就是顺着嘉靖皇帝话里的意思这么答了一句,随即马上又补充道:「皇爷,老奴马上让人去查查。」
      「不用了。」
      嘉靖皇帝却是大手一挥,拒绝道。
      「他之前的浙江总兵,去贵州,能行吗?」
      俞大猷之前在浙江负责剿倭,浙江的位置在帝国的沿海,而贵州的地形却是一个多山地的地方,嘉靖皇帝此时有些怀疑俞大猷的能力。
      虽然浙江和大同的作战,充分体现了俞大猷的战术指挥能力,但是毕竟地形条件和贵州那是有天壤之别的小说
      「皇爷,应该是可以的。」
      高忠这时候从小内侍手里接过轻的翻开。
      看到这里,已经带着小内侍后退几步的高忠停下了脚步,他要看看最后,嘉靖皇帝会不会对这份奏疏作出批示。
      小内侍已经退到了殿门口,他们注意到高忠还在殿上,并没有退出来,于是也都在殿门处站定。
      嘉靖皇帝似乎又是在重新御览手中的奏疏,速度很慢,花了不短的时间才再次看完。
      合上奏疏,随手就抛向站在殿中的高忠,丝毫没有把那份内阁奏疏放在眼里。
      奏疏落在高忠身前数步的地面上,高忠急忙紧走几步从地上捡起来,合好后轻轻拍抚奏疏的封皮,似是要擦掉上面沾染的灰尘。
      他的动作很小,可不敢引起御座上那位的不满。
      他的小动作,其实也不过是掩耳盗铃,怎么可能逃过皇帝的法眼。
      只是此时的嘉靖皇帝只是静静的看着高忠,似乎没有说话的打算。
      没有表达意见,高忠心里明白了,这份奏疏只能留中,或者说皇帝对其中的内容不满意。
      就在高忠拿好奏疏准备退出大殿时,眼角余光忽然注意到高高在上的嘉靖皇帝缓缓闭上双眼,嘴唇微动。
      「命礼部尚书上景王之国仪,着尚书吴山、雷礼协同景王府长史议建王府事,高耀协之。」
      短短几句话从嘉靖皇帝口中说出,景王就藩德安算是被确定下来。
      高忠没来由的心里一喜,不过脸上却没有表情,只是急忙坐回先前的位置上,摊开奏疏,提笔记录下皇帝刚刚说出的话。
      记录完毕后,高忠并没有马上告辞退出,而是起身侍立,毕竟亲王封国不是小事儿,他也不确定嘉靖皇帝是否已经下定决心。
      刚才,皇帝的表现让他明白过来,皇帝内心还是很纠结的。
      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景王受宠?还是父子即将离别的不舍?
      亲王一旦就藩,几乎就再也回不到京城来。
   &

387景王之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