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只不过我们刚刚已经买了。”陆砚是读书人,不会说谎话,就是语气有些别扭。
姜云暖转眼一想也对,除了去书院,陆砚平日是见不到这么些人的,何况是这么热情的人民群众。
“各位乡亲,实在是不好意思啊。其实我也很想照顾你们生意的,但是这些我们已经买足了。不如你们告诉我,哪里的棉花便宜又软和。下次赶集我再来捧场啊。”
“老李头,有人买棉花了。”众小贩不约而同看向一个方向,指着一个老汉喊道。
像他们这些小本生意,买卖不成仁义在嘛。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说不定下次人家就来光顾了呢。可不能断了这个念想。况且卖棉花的老李头可没少给他们介绍生意。
“老伯,您的这筐棉花怎么卖?”
姜云暖走到老人的摊子前,伸手摸摸棉花的成色,点点头。姜云暖先前看过秦墨包袱里的一本类似《天工开物》的书籍。这个时代,棉花还只是刚刚从外邦传入,没有大规模种植,是个有价无市的东西。上手柔软,且能感觉到温暖,这已经是极好的棉花了。
“小姑娘,实在是不好意思。这筐棉花有人已经订下了。”
“老伯,订下归订下。那人可给了银子。”
“这......那姑娘可照顾我生意好几次了,若是我此时再卖给你,岂不是我不讲诚信吗。”
“老伯,都是开门做生意的,既然她没付银子,咱就讲究个先来后到吧!您看这样行吗,我就买半筐然后付给您整筐的钱。”
老李头思来想去,显然是被姜云暖的这幅说辞给说动了。自己的棉花突然就翻了一倍的价钱,换做谁也不会和银子过不去呀。但是,自己能在这闹市摆摊子,除了这棉花是赚钱的盈生之外,主要还是靠那人照拂。他只是一个做生意的小老百姓,可惹不起官家呀。“姑娘,不如您且等会,那姑娘昨日说好的,今日银货两清。不如你们自己商量着如何分?”
“老李头,我家少奶奶让我前来取棉花,这里是一钱银子,你可收好了。”老李头刚说完,一骄纵女声就轻喝而来,惹得周围的小贩纷纷皱了眉头。
“小姑娘,不对呀。咱们昨日说好的,明明是二钱银子,卖你家少奶奶一筐。今日怎么就变成一钱了?你这不是难为我老汉吗?”老李头摇摇头。那郑家看着也不像克扣儿媳妇用度的人家,怎么二钱银子还拿不出来了呢。
“你这老头费什么话!昨日我明明与你商谈的是一钱银子一筐,怎么着,还坐地起价了?老头,要不是我家少奶奶,你这棉花能次次都卖光吗?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再者说了,这可是棉花,不是草木灰,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今日你不卖给我,这棉花说不定就旱在手里了。你那瞎儿子,还等着你卖完棉花好付今日的药钱吧?”
那小丫头说的话一句比一句难听,最重要的是,她是姜柔柔身边的人,此前,姜云暖才见过。
“我说这位小姑娘,郑少奶奶平日里是被公婆虐待了吗?连买个棉花的钱都拿不出?还是仗着照顾人家老伯的生意久了,就有道理昧下老伯的血汗钱了?”
第33章 疯狂血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