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的墓葬。正是在“13、美丽的传说”那一章节里那条假驼背老头为骗倒“蜀东六雄”所唱《饮酒》之诗的作者墓地所在。这座墓长7.9米,4.1米,1.62米。外壳为长方形拱顶砖石结构。其墓碑左为墓志,右为《归去来辞》。其墓碑左右,各列碑刻一块——其左为《五柳先生传》,所谓“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说的就是他;其右为修墓人姓氏、年月。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县人,晋代杰出诗人,早年曾做过参军、县令一类的小官,四十一岁时退隐归田,安居浔阳柴桑即今九江县马回岭境内。该墓重修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仲秋,现原貌基本保存完好。
说了老半天,这法净和尚为何来到这般田地呢?其实,这并不奇怪,而且此乃是常有之事。更何况,今日他还是遵照老方丈的嘱托顺便前来上香,即使是今日重任在身,他也不可忘却此事。要知道这陶渊明是何等人物,他乃是那庐山西北麓东林寺的创基始祖慧远大师的密友。想当初,于今已有五百零二十年之久,陶先生时常与慧远大师以及山南道士陆修静在一起谈佛儒论道法,谈笑间,海阔天空心胸宽,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是那慧远大师也曾为陶先生的才学所倾倒,对他是深敬不疑。现在轮到他们这一辈,岂能对他们祖师的尊友怀有不敬之理呢?于是,法净和尚在陶先生的墓前点燃三支香火,又作了三拜,便提起包裹向墓后隐身而去。
时辰不大,只见一位青衣峨冠、手持折扇的秀才从那陶渊明的墓后走将出来。只见他右手摇着折扇,左手倒背着一步一款地来到陶公墓碑的右侧,拉开臭架子对着碑上的文字朗朗念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嗯!好!好!妙哉!妙哉!善哉!善哉!”
随后,这位青衣秀才如行云流水地走到山坡下的那匹骏马边,他左右瞧瞧并无行人,便飞跃到马鞍上,一溜烟地向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你道这位衣着和相貌平常的青衣秀才是何许人也?慧眼精明之人是能看出这位素衣秀才正是东林寺和尚法净。
话至此处,让我们重回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2)若:好像。
(23)舍:舍弃,丢弃,
(24)初:起初,刚开始。
(2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26)行:行走。
(2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8)平:平坦。
(29)旷:空阔;宽阔。
(30)屋舍:房屋。
(31)俨(yǎ
)然:整齐的样子。
(32)之:这。
(33)属:类。
(3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35)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36)种作:耕种劳作。
(37)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38)悉:全,都。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40)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41)并:都。
(42)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43)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44)从来:从……地方来。
(45)具:通“俱”,全,详细。
(46)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47)要:通“邀”,邀请。
(48)咸:副词,都,全。
(49)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50)云:说。
(51)先世:祖先。
(52)率:率领。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4)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一个排的编制)
(5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绝,绝处。
(56)复:再,又。
(57)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58)遂:就。
(59)间隔:隔断,隔绝。
(60)世:朝代。
(61)乃:竟,竟然。
(6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63)为:对,向。
(64)具言:详细地说出。
(65)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66)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67)余:其余,剩余。
(68)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69)去:离开。
(70)语:告诉。
(71)不足:不必,不值得。
(72)为:介词,向、对。
(73)既:已经。
(7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7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77)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78)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79)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
(80)遂:终于。
(8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2)高尚:品德高尚。
(83)士:人士。
(84)也:表判断。
(85)欣然:高兴的样子。
(86)规:计划。
(87)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88)寻:随即,不久。
(89)终:死亡。
(90)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91)津:渡口。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但是古人却万万没有料到,“ 两叶双雄风雨神”在频邻南浔古镇、乌镇古镇的桃源之乡的密密树林之中到处隐约可见古人寻而不得的“世外桃源”。更让江湖武林界万万没有预料到的是,江湖之中几多寻而不见的武林奇侠“孤独给败”竟然隐迹于此所谓的“世外桃源(园)”,这孤独给败究竟是谁?耶无害?耶天云?陶渊明?难道说他戴着千人面具抑或是戴着猫头面具?……
《乱世英魂》89、此恨绵绵昏厥死,这一章节曾经写道:
……
至于这后来的年轻小伙究竟是谁,无人知晓,只知道他留下一个“孤独给败”的名字,但从此以后音信全无,谁也不知道他归向何方?仿佛江湖上已再无此人,昙花一现过后,留下的都是虚幻的感觉。
后人对此曾经以诗为念。其诗曰:
武功盖世独不尊,黄陵一现犹若魂。
谁人再求盟主位,何不眼观黄陵文?
一片深山幽谷间,青衣剑客辗转入洞。洞内,清凉幽幽,流水潺潺,有与世隔绝的的美妙感觉。随着这位青衣剑客,有一种进入桃花园洞的感觉!步履在这洞里行间,会让人油然想起大唐诗人刘禹锡的那篇千古佳作《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是徒儿回来了吧?”只见一位白发银装的老道盘坐于洞,二目微闭,冲着来人问道。
“师父!徒儿已完成师命凯旋而归。”
“嗯!我知道你不会令我失望的。你可以揭下你脸上的面具了。”
“是!”于是青衣剑客从面部揭下一张假皮,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你道这位年轻剑客是谁?实不相瞒,他就是耶无害的四弟耶天云!
“你要记住,从此以后,不再会有孤独给败这个名字!”
“是!徒儿铭记于心,让这四个字在江湖上消失!”
“嗯!不过为师我还要托咐你一件事。”
“师父请讲!”
“有朝一日,你前去天山雪峰,找到天山童姥童可欣,替我劝劝她‘放下屠刀,脱离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天山童姥?!她是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仙女?”
“你不必多问!你只要到了那里,自然会认得。现在你可以再次出山了。记住我说的话,出门在外,莫要逞强。要知道‘天外有山,山外有人哪!”
“是!徒儿谨记不忘。”
“去吧!洞外已有人在等着你!”
耶天云闻听此言,试欲再问,但是他知道师父的脾气,也就未敢再多问。他向闭目养神的仙师拜了三拜,转身缓缓而去。
洞外,深林幽幽,不见天日,清爽无比。耶天云仰天唱息,感觉如卸重担。他不禁感慨地吟诵道:“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武林争霸枉用功,不及人生一场醉。”
“哈哈哈!好一个‘不及人生一场醉!孤独给败怎么这么悲观人生?”
再说耶天云闻听此言,心底不禁一惊,但他的面色上丝毫没有反应出来。他已听师父说洞外有人在等他,莫非来者便是?等到他转身寻望,只见是三位气宇不凡的剑客,正是“江南三大楼主”!难道他的行踪已被暴露?被他们三人盯住了不成?这也怪自己太大意了,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人都不可小瞧!
“请问三位阁下是……”
“在下黄飞鹤!这两位是岳明阳,滕阁里。我们三人特来请孤独大侠做我们的武林盟主!”
“孤独大侠?就是你刚才所说的孤独给败?你们大概是认错人了。在下姓耶,名天云,不是什么孤独给败!”
黄飞鹤见此人语气坚决,知道这等人物断然不会承认自己是孤独给败,便只好说道:“孤独给败临走之际说,江湖上不再会有孤独给败这个名字。看来,事实的确如此!”
闻听黄飞鹤的一番言语,耶天云不由心中暗道:“他们为什么偏偏认为我就是孤独给败?我出来进去可是两副不同的面孔,难道他们都是火眼金睛能识破我么?或者说在这深山幽谷我孤独一人出现,他们就认为我是黄陵上曾经出现的孤独给败?师父说过的话,我已经铭记于心。我只要对任何人都不承认,他们又能奈我何?”
“黄大哥!”只见岳明阳走过来说道:“也许孤独给败是个不祥的名字,这位耶公子既是不承认,我们也不能强人所难!只是我们武林界没有个领头之人去共对武林仇敌,我们势必是各行其所,各自为政,难成一统,终将会被武林叛逆各各击破。到那时,怕是我们中原武林就全被邪恶之人所控制了。”
“三位大侠胸怀大志!我想很多中原有志之士都和你们一样,必将同仇敌忾,铲除江湖邪恶!”
“嗯!我相信耶公子也是一位有志之士!”只见滕阁里接声说道:“如今江湖险恶,敌在暗处,我在明处。要保全实力,铲除邪恶,身藏不露是可以的。只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我想江湖邪恶之人不会猖獗多久。”
“好!既是如此,耶某告辞!希望有一天,我还能遇见三位大侠。”
“耶公子请!”
于是,耶天云在“江南三大楼主”的目送之下,缓缓前行。他俨然是一位秀气的书生模样,丝毫看不出一缕武士的痕迹。
“黄大哥!你说他究竟是什么人?”只见滕阁里望着耶天云的背影向黄飞鹤寻问道。
“我也拿不准他究竟是谁!也许是我们认错了,他并不是孤独给败!”
“不过他很可疑!”岳明阳思索着说道:“虽然孤独给败在黄陵仅是昙花一现,我们并没有看清他真正的面孔。但我们一路跟踪至此,随后孤独给败失去踪迹,而后就又是他出现。试想,在这深山老林,荒无人烟,他一个白面书生为何会在此出现?他不是孤独给败又会是谁?”
“不错!”滕阁里也随声附和道:“你睢他一出现所唱的那首诗,什么‘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武林争霸枉费功,不及人生一场醉!……嗯!这好像是在总结今日的黄陵大战!不错!一定是他!他就是孤独给败!”黄飞鹤断然吼道。
“可是人家不承认,也不愿做这个武林盟主!”岳明阳补充道。
“哦!我想起来了!”滕阁里猛拍了一下大腿,叫道:“怪不得我看他好生面熟,可就是一时想不起来。到现在我终于想起来了,他就是去年曾经大闹京城擂的耶无害!”
“噢?!你敢断定是他?”黄飞鹤追问道。
“是他!绝对错不了!”滕阁里不容置疑地吼道。
“那他就是‘飞天神龙耶金风的兄弟!曾经血洗太行、大战太极十三剑!凭他的武艺,他必是孤独给败!快追!我们的武林盟主!”
黄飞鹤一声高喝,他们三人撒丫子便向前追赶。但是他们哪里还追赶得上?他们心目之中的“孤独给败”最终销声匿迹!
:。手机版网址:
19、鼠战江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