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龙船的人数,额定为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称的“三十六香官”。如是小龙,船身十三档,划船的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人,后梢二人,唱神一人,司鼓二人,掌锣二人,托香斗二人,正合三十六人之数。
大龙有十八档,两旁划船的三十六人,加鼓、梢、锣、旗、唱神、托香斗六种执事十二人,就需四十八人。由于这次比赛是紫衣巷方家主办的,所以都是按大龙的规格来,只要来参赛,吃穿住用全包,每队都有二十两银子的鼓励,胜出的前三名奖金更是丰厚。
船面上,鼓在最中,两旁划的人要听鼓声,两头是梢桨,就是船舵,靠此端正舵向,所以俗语说:“鼓是令,梢是命。”锣是听鼓声的,也有鼓动的作用。
旗是分明船色,使岸上观众能够辩认,只有执神杖唱神的,托香斗的,是为了奉香官神,在竞渡中没有作用。
作为竞技性比赛,可以想象,如果在湍急的河流中那是何等壮观,这溢水河水流比较平缓,安全性没得说,但少了些激情!
这时,他们身后的两个老大爷讲起了央槽的龙舟赛:据说在央槽上塘、下塘一带的龙船,最为出名因为那里水流比较湍急。斗龙在江流湍急的央槽江中进行,十里长途,往返二十里。
如果顺潮而下,而中途潮涨,或者顺潮而上,中途潮落,都要斗到终点,不得停止。再加上没有换向转手,要一划到底,它的尾端设置梢桨,把梢两人,船头也有两人,以便保持船的首尾平衡。头龙时,这两人力捺龙头,与三十六把桨一齐行动,有加强速度的极大作用,途长水逆,风紧浪急,锣鼓声喧,喊声震天,真可谓英勇。
身后的两个老人讲的兴高采烈,让叶蝉衣都忍不住想身临其境去感受一下央槽那激情四射的赛龙舟。据说三婶就是央槽的姑娘,还有柳二小姐。这央槽相对于晋城城中而言,要偏僻许多,但那里也出了许多大户,比如柳家,叶三夫人也是柳家,但是在爷爷辈的时候就出了五服,所以几乎都不走动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正想到叶三婶,叶蝉衣老远就看到在离岸最近的的临时搭建的看看台上,叶三夫人正转头和郑家二\/奶奶讲着什么,叶佩茹坐在三夫人身边,郑二\/奶奶身边同样坐着个面如冠玉的年轻人,看叶佩茹那羞羞答答,面若桃花的表情,不用说也知道,那人就是她口中‘惊才绝艳的明义哥无疑了。
在后面一排,叶蝉衣找到了心不在焉的叶白薇,还有两个漂亮的年轻小姐。搜寻了良久并未看到长房的人,昨天还听叶天冬叨念着要来看龙舟呢……
叶蝉衣心里很不是滋味,人走茶凉,从高处跌落的人,都无法摆平心态,去坦然面对外界的冷嘲热讽,幸灾乐祸!
但是小孩子懂什么,又何必用这种负面情绪束缚住小孩呢……
在那头的主位上,叶蝉衣看到了鹤发童颜笑的开怀慈祥的宋老夫人,边上那个中年男子,笑的志得意满,应该是府台大人。另一边则是一身华服笑容妩媚的县主,她此时偏着头不知在看什么,还有几个神情颇有些高傲的男子,应该是京城过来的……
郑逍和方庭深也在其中。
第二十五 赛龙舟(求收藏求票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