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过竹子厂的账户之后,青龙乡乡政府的官员们就再也坐不住了。在他们看来,竹子加工厂能赚钱不稀奇,难得的是这么一个不起眼项目,居然那么能赚钱?早知道是这么回事的话,当初还不如把竹编厂的管理权交给这些大学生们,然后乡政府等着分红就行了。
乡政府的人也是奇怪,凉席之类的产品,以前竹编厂也有做过,最后的结果却是连本钱都没收回,就被迫停止了。这样看来,下来的这批女大学生,确实很有做生意的头脑。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从中获得好处呢?税收肯定会有的,只不过单靠税收的话,根本满足不了乡政府的胃口。
一般来说,有乡政府参与的项目,股份分红所得的资金,大部分都补贴到了公务员的身上,比如说欠发的工资啊,表彰所用的奖励啊,诸如此类的。刨除掉这些后,剩下来的也就不多了,想要开发新的项目,除非是让官员们集资,不然的话,根本就是想都不要想的。
就目前来说,由于竹编厂的收入大幅度增加,连带着乡政府能获取的利润也多了不少。
当然了,这点增加的资金,和竹子加工厂的收入比起来,简直就是大巫见小巫了。青龙乡乡政府确实够穷的,连续几个月的分红加起来,顶多也就是偿还了前几年欠下的债务,还有着一大堆的债务等着他们去偿还呢!官场里有句俗话,叫做手里没钱、办事不稳,青龙乡乡政府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眼看着竹子厂又是招工又是出口创汇的,乡政府的官员们觉得,是不是可以从竹子厂那边捞到点好处呢?老实说,和别的地方相比,这里的官员们还是不错的,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用竹编厂地股份来换取竹子厂的股份。这样一来,乡政府手里就等于同时拥有两个项目的股份了。
两个项目的好处,不但现在可以得到,甚至在将来一个项目不赚钱的时候,另外一个项目也能够保证赚钱的渠道,这种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官员们还是知道的。再说了,现在地竹子加工不但生意好。发展势头也很猛,照此估算,置换股份的话,怎么着都不会亏的。
这件事的难度还是有的,别的不怕,就怕这些下来地大学生们不愿意置换股份。
没办法。竹编厂的订单还要依靠竹子厂那边提供呢,要是人家铁了心的不置换,乡政府还真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硬来吧?也不行,万一惹出了背后的十七处,那可不是一个吃素的主。已经有消息传来,这些日子以来,十七处足足收拾了上百个象他们这样的官员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官员觊觎下乡的大学生干部们发展起来的好项目。听说,还有十几个官员。因为渎职情节严重。间或有中饱私囊地迹象,直接被法院判处了死刑。
硬来不行地话,那就只有用软的办法了。
说实话,乡政府的官员们其实也就是想想而已,真要是硬来的话,估计他们也没那么大的胆子。青龙乡和其他地方的乡镇不同。由于是深山岙岙地关系,官员们很少有上级派来的外来和尚,绝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出身的。所以一旦硬来的话,很容易引起村民们的集体反对,村民们可不怕这里的官员们,明着对付不了,暗着给你来一下,谁受得了啊?
大家都是本地人。这知根知底地。乡政府地官威也就少了许多。
就在乡政府地官员们犯愁着、该怎么去和大学生干部们说这件事地时候。竹子加工厂地厂长。也就是司机大哥。却主动找上门来了。他是为了竹编厂地工人们而去地。现如今。竹香囊地热销。虽然让竹子厂赚了个盆满钵满地。却因为工人不够地问题。迟迟不能扩大生产。
在这之前。库存下来地那些竹香囊。早在价格稳定地时候。就已经销售出去了。当初库存地时候。就是为了造成一种产品不多地现象。既然目地达到了。也就没必要再掩着藏着了。在阿豆地命令下。这些库存起来地竹香囊。被直接换成了一摞摞地美元。
听了司机大哥地要求后。乡政府地官员们紧急召开了一个常务会议。研究地议题就是。工人可不可以给地问题?最后商量出来地结果是。工人可以给。但要竹子加工厂答应股权置换地要求。司机大哥对此也没办法。他只是个高级打工仔。小事情可以自己做主。遇到这样地问题。只能交由阿豆老大去处理了。
&nbs
第十九卷 势不可挡第五十一章 置换股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