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 提笔写本刑侦书[2/2页]

南宋小良人 白云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笔尖蘸了墨汁,他挥笔而就,在宣纸上写下四个大字“刑侦集录”,这就是孙山选定的书名。
      欣赏了一阵自家的字体,孙山满意地点了点头,暗道一声:功力大进!
      也许是继承了原主那死鬼的记忆,孙山此时的书法水准,比之前世竟然莫名提高了许多。
      对孙山来说,这写毛笔字也没什么难的,前世他活了三十年,就三大爱好,第一大海,第二读古文,第三就是练毛笔字。
      平日里海上行船,枯燥无事之时,除了看看书,他每天都会写上几幅字,算是陶冶情操,没事提升一下逼格。
      行、草、楷、隶、篆诸书,他无所不通,却又无所能精;颜、柳、欧、赵等诸家之体,他都练过一阵,但他最爱临摹的,还属右军体、瘦金体两种。
      他生平临摹最多的两幅字帖:
      一为王右军的《兰亭集序》。
      孙山临摹它,不为别的,只因它是天下第一行书,名气够大。
      二为赵佶的《欲借风霜二诗帖》。
      人常说赵佶的瘦金体,比之正常的楷书,字体过于纤瘦,且犀利如锋,杀伐气重,但孙山就爱这种调调,而且此帖出自赵佶这等软弱昏君之手,更是让人着迷。
      孙山前世,还曾见过当今天子赵构的字帖,书法造诣也颇为精深,一手毛笔字,不走他父亲的瘦金体,却颇具晋唐神韵,后人评价其书法造诣,“天纵其能,无不造妙”。
      赵佶、赵构,这一对亲父子,可以说,当皇帝懦弱无能,于书法一道,却都颇为不俗,堪称伯仲。
      再看纸上那四个字,“刑侦集录”,孙山用的正是瘦金体。
      手中紫毫笔的笔毛,选用兔肩制成,算是一种硬豪,弹性好,聚锋强,写起瘦金体来,效果很不错。
      他选择毛笔和字体,并非随意而为,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写书么,除了内容好坏,成本问题也必须优先考量。
      小号紫毫笔,配上瘦金体,堪称省墨又省纸。
      江南坊间有一趣闻,相传赵佶,也就是当今天子他爹宋徽宗,当年独创瘦金体,目的正是为了省墨,并以此名义进行过推广。
      先不论这趣闻是真是假,用瘦金体写字省墨,倒是货真价实。
      现今生产水平不高,笔墨纸砚供应不足,为了炼制烟墨,很多地方山头的森林都被伐光了,再加之苏州城里物价腾贵,能省的自然要省。
      他现今用的这种宣纸,每张都要三四百文钱,专为画笔丹青所用,却被他拿来写字,说他一句败家也不为过。
      其实孙山也是无奈,原主那死鬼在书房里只准备了这一种纸,他只能拿来先应应急了。
      宋人有词为证:“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
      江东纸即为宣纸,好是好,但是用着也心疼。
      孙山已经吩咐了下人,去外面采购便宜纸张去了,一张八尺见方的大青白纸,售价只要六文钱,拿来写字正合适。

第二十章 提笔写本刑侦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