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9章 太史慈、太史通,太史家的两个异类![2/2页]

大军师联盟 恒安德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道儿!1
      刘辨心中甚喜,但面上却依旧平静。
      他走到一旁书架上,取出自己默写了足足三日的书:“这一本书名曰《万物道》,里面记载了大量自然界中事物的运行规律。”
      “这其中便有矿石颜色成因的相关记载,如果你们感兴趣,可以拿回去好生研究,等将其研究透彻了,朕再帮你们默写第二卷内容。”
      经过很长时间相信,史子眇、太史通已经明白刘辨具有博闻强记、过目不忘之能,因此对于这本《万物道》的由来,二人也不会怀疑。
      史子眇赶忙上前,接过书本:“多谢陛下。”
      太史通更是点头哈腰:“谢陛下。”
      刘辨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从今日开始,设立问道馆,太史通迁任问道长丞,隶属于太常属官,专门负责探索万物道,明白吗?”
      太史通眼神骤亮,心情大爽。
      虽然,此前他是史子眇的助手,负责礼仪、祭祀等东西。
      但实际上......
      他一点不喜欢这个东西,反倒是有空,便在自家鼓捣炼丹之道。
      没曾想,朝廷居然会专门设立相关机构,而且由他负责。
      太史通感动不已,忙不迭谢恩:“谢陛下。”
      “先别急着谢。”
      刘辨摆手打断太史通,深吸口气道:“朕设立问道馆的目的,不是给你炼丹用的,而是要探索物质的本源,将其熔合重组,产生新事物的。”
      太史通点头哈腰:“微臣明白。”
      “这样吧。”
      见太史通这么好忽悠,刘辨直接转入正题:“朕这里有一份配方,听说可以用某些矿石炼出一种硬度堪比钢铁,但质量极轻的物质,这件事便交给你了。”
      太史通拱手:“陛下放心,微臣必竭尽全力,为陛下炼出此物。”
      “恩。”
      刘辨颔首点头:“如此甚好。”
      旋即。
      便将铝合金的炼制方法,转交给了太史通:“太史长丞要多与史太常沟通,才能将其炼制成功,若有不懂之处,可以入宫寻朕。”
      二人齐齐拱手:“喏。”
      与此同时,直播间网友立刻沸腾起来:
      “还真别说,太史通有点科研狂人的感觉。”
      “是啊,瞧这小子那俩眼珠子,好像在放光一样。”
      “或许要不了多久,铝合金就能造出来了。”
      “哈哈,要事这样的话,陷阵营的铠甲,也能换成铝合金的。”
      “硬度够高,而且质量还轻,简直太给力了。”
      “......”
      陷阵营之所以兵力少,不是高顺带兵能力差,而是陷阵营要求太高,符合条件的士卒实在太少,这才影响了他的编制。
      如果,刘辨可以造出硬铝合金战甲,那么对于负重一栏的要求,自然便降下来了,如此一来,符合条件的士兵会更多,陷阵营自然就能扩编了。
      美滋滋!
      *****
      荆州,襄阳。
      州牧府。
      刘表端坐上首,其下一干文武分列两旁。
      治中从事韩嵩将锰矿呈上:“主公,朝廷便是想要这种石料,在下查过了,它在桂阳郡郴县,咱们可以走水路运送,这样速度能更快些。”
      “只此一种吗?”
      刘表打量着这块石头。
      在他而言,并没有感觉这石头有什么特殊之处,拿来做石料,甚至有些丑,完全登不得大雅之堂,由此心中更加疑惑。
      “恩。”
      韩嵩点点头:“正是。”
      刘表深吸了口气,捻须沉思良久:“那朝廷可有要修建宫殿的迹象?”
      韩嵩摇了摇头,老实回答:“没有。”
      很显然!
      这的确是一次试探。
      刘表暗松口气,悬着的心彻底放下来。
      他可不愿意招惹南阳皇帝陛下:“既如此,那便给朝廷进贡数十船,以安其心。”
      韩嵩欠身拱手:“主公英明。”
      正在这时,一旁蒯越横出一步:“德高,陛下对于高筒转车一事,是如何回复的?”
      韩嵩早料到蒯越会问,因此转身面对,一揖作礼:“恐怕要让异度失望了,在下未能见到皇帝陛下,全程皆是由尚书鲁肃接待。”
      “哦?”
      蒯越自然不信:“这怎么可能?按照流程,你应当入宫面圣才对。”
      上首刘表同样皱着眉,捻须询问:“是啊德高,你未能入宫面圣,那这块石料,又是如何选定的?”
      韩嵩对答如流道:“是这样的,微臣去尚书台时,陛下忙于政务,一直没有接见,至于这块石料,听说是陛下随意选的。”
      “啊,这......”
      虽然,理论上全然没有问题。
      甚至于陛下随意选取,也符合他们最开始的试探猜测。
      但是......
      越是这样,反而越是让蒯越怀疑。
      即便再怎么忙于政务,难道连使臣都不愿意接见?
      这明显不符合常理。
      可韩嵩神色淡然,没有丝毫破绽,蒯越实在不能信口胡吣,冤枉与自己平级的治中从事。
      刘表则捻须盯着韩嵩良久。
      连他都能看出这是个坑,韩嵩又岂能看不出来。
      这其中固然有韩嵩反击的可能性,但刘表同样不能随意诬陷。
      “没有见到便罢了,以后还有机会。”
      刘表轻飘飘一句话,便把此事压下来。
      荆州需要安定。
      他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不管韩嵩是什么原因,没有见到皇帝陛下,事情已经发生,再追究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德高啊。”
      刘表笑盈盈抬眸望去,轻声道:“你这一趟南阳之行,可有何心得体会否?”
      韩嵩一揖作礼:“惊为天人。”
      “惊为天人?”
      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刘表深感震惊的同时,饶有兴致地询问:“怎么讲?”
      韩嵩深吸口气道:“主公,在下不管说什么,恐怕都难以描述那种震撼,不过有一首宛城的童谣,足以证明南阳的现状。”
      “童谣?”
      刘表淡然一笑:“有点意思,德高且诵来听听。”
      韩嵩一揖:“喏。”
      当即,他沉吟片刻,照着记忆诵读:1
      “帝临南阳,百姓安康;”
      “免赋赐农,屯垦开荒。”
      “稻田养鱼,水车灌溉;”
      “开办学堂,教书育郎。”
      “师言读书,当明志向;”
      “学成文武,报效帝王。”
      童谣便是这样,通俗易懂,画面真实。
      尤其出自孩童之口,更是代表了民间最真实的一幕。
      在这个神授皇权的时代中,童谣便是代表民心,更贴合谶言。
      满殿文武尽皆饱读之士,自然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皇帝陛下定都南阳尚不足一年,便令整个南阳大治,民心可依,如此本事,便是荆州牧刘表,同样为之震撼。
      “好啊!”
      刘表深吸口气,感慨万千:“没想到,南阳民心竟以至此,实在令人敬佩!不过德高,这稻田养鱼是甚?我怎么从没听过?”
      “主公。”
      韩嵩揖了一揖,立刻解释道:“这是朝廷推行的一种全新养殖模式,乃是追求稻田、鱼和谐共存的养殖生态。”
      “鱼可以食田间杂草、虫害,有利于稻田通风和光照,而鱼类的粪便可以肥田,从而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
      “在下仔细对比过了,那些听从朝廷吩咐,采用稻田鱼生态养殖的百姓,不仅可以靠卖鱼赚钱,而且田间水稻生长茁壮,远胜于寻常稻田。”
      刘表万分惊诧:“哦?竟有如此功效?”
      韩嵩点点头:“没错!而且朝廷为了解决耕田劳力不足的现状,发动乡村的庠序,增设孝经师一人,以《急就篇》《仓颉篇》为教材,教书育人。”
      “如今,南阳宛城附近的孩童,几乎人人可识上百字,更有甚者,可以简单模仿,进行诗赋的创作,这童谣便是宛城附近的孩童首创。”
      刘表愈发的感到震撼:“陛下果真非常人也。”
      韩嵩深感赞同:“没错,如今正值全面农耕之际,不少百姓皆在田间地头搭建房屋,老人小孩皆会下地干活,这是真正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主公!”
      韩嵩深躬一礼,朗声言道:“在下以为,咱们荆襄同样应该效仿南阳,推行稻田鱼生态养殖,发动庠序,鼓励孩童入学。”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言至于此,韩嵩神色中透着一股兴奋,彷佛久违的理想,再次涌上心头:“若是如此,要不了多久,咱们荆州便可实现圣人口中,所谓的大同世界。”
      然而......
      刘表起初还带着一丝兴奋。
      但韩嵩越是如此,他就越是警惕,甚至小心。
      很明显。
      这一趟南阳之行。
      韩嵩已经彻底成为南阳派。
      可是,荆州未来的路,到底应当如何?
      刘表却是不敢轻易下结论:“德高说得很好,南阳的确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咱们学习,只是今年已错过时机,只能明年再行效仿了。”2

第289章 太史慈、太史通,太史家的两个异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