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 自惭形秽[2/2页]

愿得伊心人 亦猫熊.C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并非奇葩,也非个例。就像眼下更生,原本心里早对阿真充满崇敬和爱慕,可考虑自己没出息或不争气,想爱又力不从心,甚至想爱反怕会伤害被爱的人,所以只能做个懦夫,这也纯属是一种无奈之举啊!但虽是无奈之举,可也能见证一个人的品格,甚至比某些强者更高尚。
      强者或许是敢爱敢恨,敢作敢为;而做为“懦夫”,他却只好偷偷地爱,默默地想。有时甚至当爱来临时,他反会断然选择逃避和放弃。
      谈起更生的逃避,这可又有话题了。早从那次高考之后,他自认自己考得不行,几乎都不敢去问自己的成绩,而至于她人考得怎么样,他也多是从心里判断了。他估计到阿真一定会名标榜首,功成名就,然后远走高飞。至于她真正去了哪里?他也只是凭道听途说。他听说她考取了清华、北大,既为她感到欣慰,可也更让自己悲叹。他开始觉得他们之间有了差距,有了鸿沟,为此又爱又恨的,竟在心理产生一种恐惧和怯弱,以至于在行为上也开始萎靡、龟缩。他几乎想从此隐姓埋名地将自己埋汰了。
      然而与其相反,倒是有一个人仍在牵挂他,始终还没有将他放弃。这个人也就是刘阿真。据说阿真曾到处打听他的消息,并多次试图来找寻他,不过就因为后者的龟缩和逃避,反使想找的人没找着,以至后来还衍生出一场天大的误会。
      至于误会缘由,暂搁后叙。
      51
      且说阿真曾经主动找寻更生,最早始于那场令人难忘的高考结束。这事说来话长——
      当时一场外语考试,更生正出了状况,只能提前退场。而阿真顺利考完,猛然抬头,却发现他的座位空空如也。尔后阿真交了试卷,在人群里居然也觅不见更生的踪影。
      之后校园清静了一个暑期,只等高考结果出来。也就在公榜的日子,阿真重返学校,兴奋地看到自己的名字正登上学校橱窗专栏特刊的“光荣榜”花名册,而且位居榜首。但她也想找寻徐更生的名字,可谁知上面仅因篇幅限制,除几个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的特别突出优秀的学生榜上有名,其余的竟都被排在一串省略号里面……等于说此次阿真也不知道更生考试的结果。事后阿真也难顾许多,已然高兴地拿到了自己被北大录取的通知书,从此远走高飞,开始了大学深造。
      显然,大学与故乡相隔千山万水,消息更加闭塞。同时阿真争强好胜,一心扑在学业上,不仅学业优异,而且申请加入了党组织。可正当她神采飞扬,喜获成功的时候,她也时刻想起母校,想起过去的学友。由此由她牵头,打算邀约过去的中学同学聚一聚,以免离别久了会生疏。按她的预想,凡是能联系上的同学都该来,其中就包括母校高材生和考取各大名校的佼佼者,也有考取普通院校或是落榜了能混出一些名堂的同学(极少数),其中就包括许钱生也应邀到场了。但当同学们齐聚一堂,阿真在人群中独不见更生的影子,不由才怅然若失。
      起初她也不便将心思言明,直待到酒桌上喝了几杯酒,借着酒劲,竟冲着众人的面又问起更生的情况来。
      只见阿真猛一敛脸,不无惆怅地说:“同学们,难得我们今天聚会,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可美中不足是来得同学不很多,尤其有一个人特让我记挂着,他就是徐更生。今天在这欢乐团聚的氛围里,我唯见不到他的身影,不由有些失望。只不知他现在的情况怎样?生活和学习状况如何?——哎呀,我曾经多少次打探他的踪迹,可总是没有准信。如今同学们人众,若有谁知道他的情况,即便告诉我一声吧,这或可帮助我日后能够找寻到他,最起码让我知道他的近况也好啊!”
      因为许钱生离得近,他没法逃避阿真的问询和目光,只好站出来胡谄道:“这阵子老听阿真在打探徐更生的讯息,可谁又知道他怎么样呢?也许他如今不得志,便自惭形秽,自暴自弃,以至于连同学聚会都不来参加。他是有意在逃避同学们吧。”
      阿真说:“要说此人的性格中确实有一种懦弱。但我知道他素有大志,必定会在挫折中挺过来的。只是挫折与命运同轨,而性格决定人生,我仍担忧他的现状。”
      忽又有一位同学说:“不过我倒听到一些有关他的传闻。这分三种说法,有的说他高考己被考取,可能如今正在某所院校深造呢,而且据说是什么医院校之类的。”
      这话让许钱生脸上掠过一丝看不见的惊挛。可有坐在他旁边的同学偏又问:“那……那这样说,许钱生不就在南大医学院吗,那徐更生就和他学同一专业了。而且他们是同村同学,那这事或可问许钱生,他是否知道更生的一些情况呢?”
      许钱生再次撒了谎说:“我怎么能知道他啊?虽说我和他同乡同村,可一个在村东,一个在村西,再说各有各的命运和安排,我也无暇顾及他人呀。”
      众人点点头。忽又有一位很高傲和冷漠的同学说:“这话也对呀!天下那么大,芸芸众生,熙熙攘攘,究竟谁关心谁?有时熟人擦肩而过,恐怕也未必留意。”
      这话如一股寒流,让人心凉了半截。故此前面那位同学热情也不高了,忽又淡淡而消极说:“当然,我刚谈到更生考取什么医科院校,是否属真,也没考究,那也只是传闻之一。其实我又听到另一种谣传,说他高考落榜了,根本就没考上啊!而再有一种说法,就是他虽然考上了,却因为家庭穷困,而被迫选择放弃了。”
      阿真却真诚未减,激动地说:“我也好似听闻他考取了某一所医学院,不过我也怀疑消息的来源,我原知道他酷爱文学,立志要当作家的嘛,怎么反会去学医?由此我一度半信半疑。倒是如今又听同学这么一说,似乎增加了一些可信性。”
      可谁知许钱生又挪揄道:“嘿,只怕诸位了解的都是谣传和马路消息,并不完全可靠。而若阿真偏听偏信,唯恐日后闹出什么误会,谁也不负责任。”
      阿真嗔责道:“谁要谁负责任?只怨我一直忙于功课学业,也无暇亲力亲为地去落实情况了。如今再听同学这么一说,我倒情愿相信它,或许日后我还就遁着这条线索去找寻他。”
      当时阿真是这样想,既然有同学提供他在读某所医科院校的消息,而结合自己以往了解的一些情况,那是宁愿相信他在读书而不愿相信他已辍学。于是等日后有机会,即便自己还抽不开身亲力亲为,也可给某院校致函问询,如果更生真在,那就必然能联系上,而等联系上了,后面如何就不必说了……
      却说少女都有心思,阿真似乎也有点想得远了。倒是她虽然愿景很好,可事情究竟会不会如她所愿呢?谁又能给她答疑解惑!由此她仍似心结难解,无限惆怅。可此刻同学聚会一片欢欣,她也便融入其中了。
      (本章完)

第22章 自惭形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