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章 命题作文[2/2页]

愿得伊心人 亦猫熊.C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差不多到点了,却不知你的大作写得怎样啊?”
      更生当即搁笔,起身说:“大作谈不上,不过还真完成了一篇。”
      “那好,交上来我检阅吧。”
      更生突然觉得这似在交考卷,而眼前的赵副站长俨然就像监考老师,莫名地又给人一种心理压力。他不敢怠慢,于是赶紧捧着文章递上去。
      待递上文章,为了缓和气氛,放松心情,他还勉强挤出一副笑脸,说:“嘿嘿,没有超过时限吧,文章写倒写了,只不知好坏评判。且请老师过目,还望不吝赐教!”
      赵某赞许说:“这么快,你还真完成了。看来你在这方面倒有些天赋。不过,文章光有结尾不算,我还要看里面的内容如何?”
      赵某似乎也很期待,忙忙地放下茶杯,接过文稿,同时怕视力有障碍,还专门用纸巾擦了擦眼镜镜片,再仔细端详起来。
      他且自叹道:“唉,我现在都已老花眼啦,便戴眼镜都吃力,看书久了仍模糊。不如我先问问你,你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尤其是改革开放形势,有何感悟啊?”
      更生说:“社会在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使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这些都有目共睹,所以讴歌时代和颂赞发展仍然是文章的当务之需。不过,我对问题除了看表象还要深入看实质,往往在歌颂、褒扬一件事的同时,反去关注它的负面影响,这就引发文中有肯定又有否定,有歌颂还会有批评。我可不像有些人那样报喜不报忧啊!”
      “报忧?你都指哪些方面?”
      “显然,当前改革开放推动了时代发展繁荣,让许多人享受到物质生活带来的富裕和快乐,但人心呢?人心是否也改善了?这却也是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尤其我要强调的是,即使眼前看市场一片繁华,可真正享受富裕的人也是极少数。就像商场物资堆积如山,可真正让老百姓消费得起的并不多。由此可见当前社会发展并不平衡,甚至产生两极分化,致使富人早已富得流油,而穷人仍在生存线上挣扎。有的人仍穷得读不起书,看不起病。难怪老百姓抱怨,过这种愁苦万般的生活,似乎不如当年划火柴点煤油灯、打酱油拌稀饭的日子安稳呢。毕竟那时候简单直白,啥事还都不用发愁。”
      赵某一时没作答。可他仍在专注地看更生的文章。末了,只见他眉头紧皱,摇出头来。
      他说:“哎,初看你写的文章,倒也文笔顺畅,笔锋犀利,观点鲜明。可是你知道犯了什么毛病吗?”
      更生问:“我犯了什么毛病?”
      赵某指出:“这你自己怕看不出来吧。虽然你的观点别致,论据充分,可写文章也不能这么刻板,所谓文章来源于生活而要高于生活嘛,而我看你通篇文章实在是写实多而联想少,贬谪多而褒扬少。”
      更生辩解说:“原本文章就该讲求事实嘛,我也是见事论事。而说文中批评严厉一点,这也像治病救人,不用猛药怎么能见效果?”
      赵某生气了,情绪激昂说:“你光知道用猛药,可首先你够格做医生吗?也许你真是个‘蹬鼻子上脸的人,给你一次机会,你就骄傲得不知自己姓啥,居然什么事都敢写,什么话都敢说。犀利的笔锋甚至直戳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的软肋和污点,这样没有一点含蓄和委婉,能让你这种文章发表吗?我可给你重申这次招聘的原则吧,本来文化站的职责是搞宣传,招聘的也是文化宣传员,可什么是宣传?宣传就是要把事物都往好的方面想,都往好的方面讲,譬如政府机关有些形象工程,它可是靠做宣传来粉饰美化的,可是你倒好,通篇据实反映情况,有漏子便捅破,专拆他们的戏台,将这些领导干部个个弄得是灰头土脸,那以后还会有我们这些文人的好果子吃吗?殊不知我们这些文人,有一句话叫‘文坯,这是很蔑视人格价值的。说难听点‘文坯也就像是政府拿津贴眷养的狗,主子拿饭喂饱你,你不摇头摆尾感激他,讨他喜欢,难道还想冲他吠吠直叫,甚至咬他一口吗?”
      这真叫“话粗理不粗”,赵副站长究竟是个文化人,他打了一个形像的比喻,也算委婉地把当下文人的本质和属性道尽。有一个旧名词叫“御用文人”,其性质不就是这样吗!
      显然,由于赵某看过更生的文章很不满意,甚至表露生气,反吓得更生不敢吱声了。而听赵某忽又说:“对了,刚讲到你在文章中,有不少指桑骂槐、隐晦讽刺的章句……我也不太计较,可偏偏你是喝酒上头,骂人还非得照脸啐唾沫,打人还非得剥人家衣服用鞭子抽?——你再瞧瞧,你都在里面指名道姓骂了谁,居然连胡大头书记、魏肥村长等这些桃花实权人物都不放过,居然个个都成了你揭露批判的对象。——天啦,我都不知道你姓啥名谁?你也够胆子大了,竟然什么都敢写!”
      更生不以为然说:“这有啥嘛。我叫徐更生的呀,我向来都是敢作敢为。”
      “哎哟,你竟叫徐更生?”不想单就更生的名字,可把赵某惊诧得几乎掉了眼镜。他不由连连摆手说:“罢罢罢,徐更生?这个名字我听过,似乎你以前就给文化站投过稿,内容大致也是揭露这个、批评那个,可以想像,这样的文章能通过吗?实话告诉你,你的文章不仅通不过,而且当我把部分内容告诉当事人听,他们个个气得是暴跳如雷,说非把你拉入‘黑名单,以后但凡碰到你,无论是投稿还是求职,一概拒收。——哎呀,对了,刚谈到你来求职,不是说还带来了领导干部给你签发的指条吗?这我倒奇怪了,既然你能在文中特写大写将他们骂得狗血淋头,他们又是怎样给你字条的呢?”
      更生干脆承认道:“不是。是别人想帮我才转给我的字条,他们并没给我批字条。”
      “哦,原来如此。对了,我刚忘了看你的条子,我再掏出来给我看看。”
      不料这时更生掏出条条,却“哗啦”一下直接撕了,说:“事情都这样了,我还用得着掏条给你看吗?我都上了他们的‘黑名单,你也讲得很明白,我再掏条都没用。我倒不如撕了它。”
      “别别——”赵某还似想阻拦,“本来那字条你用不上,或许还有人用得上。你这样一撕就可惜了。”
      原因赵某这句话,倒让更生又怔了怔。他忽想起魏妍当初把条子交给自己的情景,觉得心中又有几分歉疚和惭愧。他暗想,枉费魏妍一片至诚之心,她很想让自己找到一份工作,可谁知刚有希望,须臾又化为泡影。这不都怨自己无能吗?这告自己日后还如何去面对她、如何能向她交待呀!
      由此,更生知道此行又失败了,只好与赵某辞行。然而在他收拾背包时,为了在赵某面前装得硬朗,还特意刚强地挺了挺腰和胸。但直待他迈出文化站那一步,他的心情一下又降到了冰点,似乎再装也装不下去了。他不由又对命运垂下了头颅。尔后他重新走上大街,漫无目的。
      (本章完)

第26章 命题作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