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章 祭日哀思[2/2页]

愿得伊心人 亦猫熊.C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人明显还有讲不完的话语。或者是他寂寞太久,也或者是他和老伴聊天都成习惯了。他依然蹲在那里,一边焚烧纸币元宝,一边抱怨诉说,如此等等,竟也没完没了……
      其实像他这样的祭祠方式,还比较实在。可另有一些人,总是坟头上哭,坟头旁笑;待离开了陵园或祭祀地,马上更是嘻笑如常。但听他们有一番感慨更是耐人寻味。
      有人便说:“哎哟,瞧我们这一趟来祭祀,可是大包小包的买来都给鬼火化了。莫说现代的人富裕了,可连鬼也发财啦!瞧那一堆堆的冥品造型,真是匠心独具,五花八门,什么冰箱、彩电、手机、电脑、甚至小洋楼、小汽车、小飞机等,我们做人都一时无法享受的,可都让鬼先有啦!”
      也有人说:“这其实是那些借搞迷信活动狂掳钱财的人玩弄的新花样!他们摸透了老百姓既虔诚又虚作的心态,故这一招很灵验,多少人明知受骗受愚弄也不得不接受。受骗者无可奈何,而骗人得逞者反讥笑说:‘死人的钱真好赚啊!”
      搞迷信的人赚信迷信的人的钱,反说“死人”的钱真好赚,岂不是可气又可悲!然而小巫见大巫,与其相比,尤其像胡菲那种人,玩弄的花样却是更胜一筹。他们凭借靠山,纠集势力,强占国有土地,荒废农田,兴建这类陵园公墓,反以开发为由,大肆聚敛钱财,中饱私囊,实在不得人心。然而他们得意之余,反自诩生财有道,将所建陵园墓窟,美其名曰“风水宝地”。于是乎人们虚荣心作怪,且对于鬼神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迫使许多人家便倾家荡产,变卖房产,都得在此购地掘墓,祈求心理上的平衡!除非是有些人家实在是穷靠了底,无钱入园买地,才只好让屈死的亲人做着荒坟野鬼,灵魂都不得安寝!难怪说人世间不公平,可做鬼都要搞竞争,论财资,讲级别啊!——唉,悲剧岂止在人间!
      115
      因为祭日随俗,此刻在徐更生家里,也有两人在用草纸卷作冥币,准备上坟去焚烧。
      要说这种民俗得以千年流传,也不单单渗透迷信思想,更多地恐怕还是那份思念。就像更生,当他正一言不发地坐在箩筐边卷着纸锭,凝视那满箩筐的冥府通币时,忽然有一种幻觉,似乎逝去的母亲又回到了眼前。母亲仍是一张憔悴苍白的脸,仍是一双暗淡无光的眼神,其神情也仍然是那么艾怨和失望……
      更生的悲哀已经到了极点,可那时徐老伯更在一旁念念叨叨,勾起往事。
      徐老伯叹道:“唉,又是一度春秋,一度祭日啊!你娘都已过世几年了。在生时她终日忙忙碌碌,任劳任怨,原也寄望将后代抚养成人,能有出息,可是望穿秋水,阳寿不济,反而含恨过早离开了人世。现在你做为她的儿子,出息恐怕不大,但做个孝子也容易。如今适逢祭日,便去给她坟头多烧点纸钱多瞌头跪拜也算孝敬吧。忆想她在生过足了苦日子,死后当接到儿子在她坟前焚化的大面值纸币,或许也能高兴地享受一回做有钱人的滋味呢!”
      徐老伯边说边自忙活,也不看看更生的表情。可更生此时实在有一种内疚和愧悔于心啊!
      更生不由叹道:“唉,几张草纸,充当冥府通币,倘若母亲在天有灵,岂不也要取笑儿子囊中羞涩!做儿的人就是这样报答母亲的吗?这样的孝子也真是做得惭愧啊!”
      更生仍在不停地卷纸,仿佛借助民俗才能寄寓一点点的哀思……
      恰在这时,忽见丽萍急冲冲地从外面赶来,大声喊道:“哎呀,阿爸,更生哥,你们还在为死人卷纸钱呢;殊不知赣江堤足那块掩埋阿妈的坟墩,如今正被东郭窑场的民工掘开啦!”
      屋内这对父子几乎同时停止了手中的活儿。而待更生惊疑未定地还没弄懂是怎么回事,徐老伯却铁青着脸,站起身,已抢先一步往外冲了出去。
      徐老伯喊道:“有这样的事情?这还了得!这都是谁在造厄啊?”
      更生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丽萍焦急地喊:“等你们去看看便知道呀!”
      于是仨人起身都往外面赶去。
      (本章完)

第50章 祭日哀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