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出自赤贫农家[2/2页]

我心中的大明王朝 卡卡卡卡卡K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佃户。
      但是,朱五四家的农民当得比较惨,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土地。
      肯定有人会说,那当然了,土地是地主的,农民是从地主那里租种,然后向地主交租啊。自己没有土地很正常啊!朱五四不是地主,当然没有自己的土地了。
      这当然不正常!因为这种理解不完全正确。
      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从地主那里租种土地不假,但那只是古代农业经济中的一种情况,而且还不是主流情况。
      主流情况是农民一般都是有自己的土地的,农民种自己的地,给国家交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自己吃、自己用。这就是我们历史课本上讲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只有当自己家里出了什么状况,自己的地养活不了家里人了,农民才会去找地主租一些土地种,然后给地主交租。
      还有的是因为家里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急需用钱,不得已出卖土地后,没有地种了,只能租种;还有像家里出了败家子,挥霍了家里的田产;还有就是像朱五四家,祖上不是农民,根本就没有地,只能找地主租。
      在古代,国家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的时候,国家对于地主阶级都是有一定的抑制的,防止他们过度的兼并土地,搞垄断,就是为了保证绝大数的农民能够有自己的土地,保证他们能够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通过交税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而到了王朝末期,政治混乱的时候,往往是地主大肆兼并土地,真正掌握土地的农民减少,不得已大量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受到他们的残酷盘剥,导致无法维持正常生活,才起来造反。
      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要维护自身的统治,需要各个层级的地主的存在,要保证他们的利益,同时,为了不使各个层级的地主对农民剥削过于严重,导致农民的激烈反抗,威胁到地主阶级的统治,他们自己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打压某些阶层的地主,维持绝大数农民可以有基本正常的生活水平。
      朱五四家没有地,只能去求地主刘德租他家的地。千恩万谢,总算是租到了几亩薄田。朱五四带着已经成人的重四、重六日日在田里劳作,到了秋天,收了粮食,算一算给田主刘德家的,自己家剩下的连个正常的温饱都保证不了。但是这也总比没有地种全家饿死强多了。
      就是在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中,朱重八慢慢长大了。

第三章 出自赤贫农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