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一切,让朱重八的心变得坚硬起来。渐渐地,他开始看透世间的人情冷暖,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面对死去的父兄只能跪地哭泣的孩童了,他已经具有了坚强的意志品质,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第二,增长了见识。
朱重八不同于一般的要饭和尚,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嗅觉。尽管那个时候他并不明白这敏感和嗅觉能够为他带来什么。
他在化缘讨饭之余,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游览。在外游方期间,他走遍了淮西一带的名都大邑,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了这片广大地区的地理风貌、山川河流,也深入的了解了这里的风土人情。这一切都极大的扩充了朱重八的眼界,让他增长了见识。
当然那个时候,他做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他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事情,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将来能够为他带来什么。他只是凭借着一种本能,一种天然的直觉,他觉得他应该去了解这些。
而当几年之后,他再次回到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会由衷的感谢今天那个懵懵懂懂的自己。
第三,加入了组织。
朱重八加入的组织叫做明教。
你想的不错,就是《倚天屠龙记》里面的那个明教。
熟悉这部武侠小说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明教的一把手是他们的教主,叫做张无忌,是个大侠。他的下面是光明左使杨逍和光明右使范遥。再下面是“紫白金青”四大护教法王,分别为紫衫龙王黛绮丝、白眉鹰王殷天正、金毛狮王谢逊、青翼蝠王韦一笑。四王的下面是五散人,分别是彭和尚、铁冠道人张中、冷面先生冷谦、布袋和尚说不得和周颠。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都是金庸老先生为我们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有一些人物却是在历史上有原型的,例如五散人之一的彭和尚。
彭和尚原名彭莹玉,他的公开职业和朱重八一样,也是一个游方和尚。但他的真实身份远比他的和尚身份厉害,他是明教的领导人,而且是很高级别的领导人,至少比《倚天屠龙记》里面要高。
非常巧合的是,朱重八在淮西游方的这几年,彭和尚也在这一代活动。
与朱重八不同的是,彭和尚不是真游方,他主要的目的是传教,传播明教的教义,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加入。
朱重八在这个时候加入了明教。因为明教告诉他,现在这个世道太黑暗,我们应该联合起来推翻他,等待“明王出世”,到那个时候就能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了。
朱重八加入明教,聆听了彭和尚的教诲,对于很多内容他听不懂,但是彭和尚为他描绘的美好未来,他听懂了。
他知道,如果真能建成那样的社会,他的父母兄长就不会去世,他自己也不用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了。
于是,他把这幅美好的图景记在了心里,并暗暗下定决心,他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帮助彭和尚去实现那副美好的图景。
加入组织,是朱重八一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转折。从此,他把自己一生的追求从走好我的路变成了走好我们的路。
加入组织的朱重八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组织的温暖,就骤然的失去了组织的庇护。
因为这个明教虽然在民间流传甚广,但却是个非法组织,属于朝廷重点取缔的对象。彭和尚的传教也都是潜伏地下悄悄进行的,最近朝廷突然加强了监管,形势陡然紧张了起来。于是明教教众四散而走,彭和尚也不知去向。
朱重八很失望,他不明白有着如此远大理想的一群人,在小小的困难面前怎么就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他开始反思他加入的这个组织能不能带领他实现那美好的社会图景,他也开始思考自己该如何去实现那美好的社会图景。
在这样的反思与思考中,他的心智慢慢成熟起来了。而这心智的成熟是他今后走向创业之路的重要基础。
失去组织的朱重八还得继续活下去。但是他却不打算继续游走下去了,他想回家了。
于是在离开了三年之后,朱重八又重新回到了皇觉寺中。
今天的朱重八已经不是当年的朱重八了。他已经能够从容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了。极高的情商加上谦恭的态度,很快他就在皇觉寺站稳了脚跟,成了寺里长老师父们的红人,而在众多师兄弟中也颇受欢迎了。
与此同时,朱重八也发现了自己文化上的不足,于是抓紧时间利用寺院里的资源看书习字,学习文化知识。
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他的文化水平很快就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就在朱重八悄悄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天下也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江淮流域的贫苦农民起义了,武力推翻元朝的战争开始了。
第七章 不一样的乞丐生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