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么瞎搞,下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元朝的各级地方官吏的贪污受贿情况极其严重,而且还不是偷偷摸摸,小心翼翼的,都是明目张胆的进行的。他们还给各种贪污的名目起了名字:下级官员拜见上级官员得给点见面礼吧,这叫“拜见钱”;逢年过节的要表示表示吧,这叫“节钱”;上级官员的生日是个大日子,总不能空着手来吧,这叫“生日钱”;你到政府部门开个证明,总不能让办事员白忙活吧,这叫“常例钱”;别的部门的同事来参观交流,也总不好意思让人家空手走吧,毕竟自己过几天还得去人家那里呢,这叫“人情钱”;自己办了点错事,政府派人来发传票,总不好让人白跑一趟吧,这叫“赍发钱”;到了公堂,衙役、师爷、大老爷,包括看门的老大爷,总不好意思让人家跟着瞎忙活吧,这叫“公事钱”;那我什么也不干呢,就在家里呆着呢,那也得交,叫作“撒花钱”。
说实话,对于以上各种名目的钱,我无话可说,只有服气。
就元朝这么个搞法,居然前后也搞了近一百年,我觉得也算是个奇迹了。
到元顺帝的时候,这个奇迹终于要终结了。
元顺帝,叫作妥懽帖木儿。他父亲明宗死后,他以亲王的身份进京做了皇帝。在他进京过程中,河南行省平章(基本上相当于省高官兼高官)伯颜沿途护送有功,因此升做了丞相,成了名义上的国家二把手。
因为伯颜在元顺帝继位的过程中功劳实在大,而且他实力又很强,因此实际上架空了元顺帝,虽然名义上市二把手,实际上俨然成了一把手。
伯颜这个人是个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他极其仇恨汉人和南人。
他反对蒙古人学习汉人的文化知识,并下命令汉人和南人不得持有军械,家里饲养马匹的一律没收。后来各地陆续出现了零星的农民起义,伯颜更是愤怒至极,不仅动用大批军队绞杀,而且还要求在朝廷里做官的汉人必须都提出捕杀汉人、南人的具体办法,以此来表明心迹。
后来,他又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设想,他要把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的汉人全部杀光。因为这五姓人数最多,如果都杀了,天下汉人、南人将减去一半,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起来造反了。
谢天谢地,元顺帝和其他的统治者脑袋还算正常,没有像伯颜一样脑残,否则这个世界根本就不会有我的出生了。
面对着如此脑残的丞相,时间一长元顺帝也受不了了,而且伯颜除了脑子不好使,还很飞扬跋扈,不把元顺帝当领导看待,更是招致了元顺帝极大的不满。
伯颜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他就开始想主意了,他居然想要废掉元顺帝,另立新君。
想好了办法,伯颜就跟自己的侄儿脱脱商量,脱脱听了伯父的完整计划,边听边点头,心里却想着:大伯,你闹笑话呢,换皇帝这事是闹着玩的吗!
于是,在跟伯父谈完话之后,脱脱立马跑去见了元顺帝,把伯颜的计划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元顺帝一听正中下怀,本来就想动手干掉你,苦于一直找不着机会,现在好了,你自己送上门来了。
元顺帝立马和脱脱进行了详密的部署,趁着伯颜出城打猎的机会,下旨剥夺了伯颜的兵权,关闭城门,将他贬到了外地做官。
伯着马,看着站在城墙上的大侄子脱脱,一脸的茫然,他理解不了,自己的侄子为什么要出卖他呢?但有一点,他很清楚,贬官是不可能的,如果真能贬官了事,那也算不错的结局了,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他选择了自己唯一的出路——自杀。
对于伯颜不能理解的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因为接替伯颜担任丞相的是他的弟弟马札尔台,这个马札尔台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脱脱的父亲。
这样看来一切就都合理了吧。脱脱为了让自己的父亲当丞相,利用元顺帝与伯颜的矛盾,逼死了伯颜。
当然不合理,脱脱逼死伯颜不假,但却不是为了自己的父亲,因为在他父亲当了丞相没几天,他就逼着自己的父亲让位,自己做了丞相。
这样的君臣,这样的父子。
这个脱脱想做个好官,于是他发动15万河工修黄河,亲手开启了灭亡元朝的密码。
第十章 大家为什么都反元(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