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具体情况我外面的兄弟知道,走,咱问问去。”朱元璋说着便拉起了孟九往营门外走去。
孟九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朱元璋拉到了营门外。
一出来,朱元璋手下的几十个人就呼啦啦的围了上来,大家叽叽喳喳,有说有笑的,对着孟九又是拱手,又是作揖的。
被围在中间的孟九一句话也听不清楚,就看见一圈人像是跳大神一样在身边晃来晃去。晃着晃着,就不自觉的被人流簇拥着往前走。
孟九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正想招呼自己的手下,可是他已经被团团围住,根本没法跟外面的人说上话。
孟九手下有两个助手,一个叫作戚祥,还有一个叫作张关保。
他们两个看见自己的主帅被围住了,起先也是一惊,刚想带着人上前,但看见围着主帅的那些人都喜笑颜开,一时也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
就在这时候,朱元璋又站出来发话了:“我和你们主帅商量好了,我们先去抢元军的运粮队,有了粮食以后,大家就移兵到县城里驻扎,以后就不用住在这荒郊野岭了。现在我和你们主帅先去前面探听一下情况,然后商量一下怎么行动,你们现在这里等一下。”
他们倒是很听话,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安静了下来。
前面孟九被簇拥着走出了三里地,还没等到开口问上一句,就被一刀给砍了。
之后,朱元璋派人回到驴牌寨传令,说是主帅有令,移营了。
于是戚祥、张关保带着三千多人就呼呼啦啦的跟着走了。
等到了地方见到的孟九只剩下了一颗头颅。
朱元璋横刀立在马上,身后几百人也都手持利刃,威风凛凛的站着。
朱元璋告诉这三千人:“你们的主帅现在已经死了,你们以后就跟着我,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
戚祥、张关保两个人想一想,自己的老板没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反正自己就是个打工的,只要是能开下工资来,跟着谁干不是干啊?而且看这个架势,今天要是不跟着朱元璋干,估计连命都保不住。
于是两个人就跪了下来,后面的三千人也纷纷纷纷跪下。
从此戚祥和张关保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
戚祥、张关保,这两个人的名字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因为比起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战功赫赫的名将来说,他们确实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但是他们也确实应该在史书上被记上一笔。
戚祥打仗十分勇敢,一直跟在朱元璋左右。明朝建立以后继续南征北讨,戚祥也一直在军中服役,积累了不少军功。到洪武十四年(公元一三八一年)的时候,他跟随名将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时阵亡,朝廷封他为明威将军,而且这个位子是世袭的。
张关保虽然算不上有军事天赋,但却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跟了朱元璋以后,一直是做他的侍卫亲兵,忠心耿耿。后来被调到徐达手下,在攻打南京的战役中立了大功,之后被一步步提拔,最后做到了千户的位置,这个位子也是世袭的。
说他们两个人应该被史书记上一笔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军功,有世袭的爵位,因为比他们功劳大、爵位高的人有太多太多了,而很多在我们的故事里不会涉及。
在这里之所以会重点提到这两个没什么名气的小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后代名气太大了。
戚祥的后代叫作戚继光,著名的民族英雄、抗倭名将。
张关保的后代叫作张居正,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张居正,但是明朝有个著名的思想家叫作李贽,他对张居正的评价是“古今宰相之杰”。
在很多年后,这两个人都为大明王朝呕心沥血,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正如他们的先祖今天所做的那样。
冥冥中,似乎一切皆有定数。
第十六章 最快的成长途径是兼并(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