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距离采石矶不远了,不知他突然哪来的勇气和力气,高呼一声,把盾牌往矶上一扔,纵身一跃,就跳上了采石矶。正在采石矶上指挥战斗的元将老星卜喇先挺起长枪刺向常遇春,常遇春一侧身躲过了刺过来的长枪,反手一矛将老星卜喇先刺倒。
四周的元军一下子愣住了,他们还没反应过来,这个人是从哪里上来的呢?
正在他们愣神的瞬间,郭英、胡大海等人已经冲了上来。
在地上拼刺刀,元军肯定不是朱元璋这帮手下的对手,于是矶上的元军纷纷败退。
蛮子海牙一看这种情况,立马又做出了反应,继续逃跑。
朱元璋就这样占领了采石矶,他非常高兴,也很快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封常遇春做了先锋。
从此常遇春为朱元璋攻城拔寨,成为了仅次于徐达的第二名将。
攻下了采石矶以后,附近的一些营寨一看,连采石矶都守不住,将军都跑了,自己还抵抗个什么劲啊,于是纷纷归附。
朱元璋手下的士兵一看,主帅果然没有诓骗我们,这里还真是牲口遍地,粮食满仓啊。有了这些粮食,回去歇个三年五载的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于是不顾满身的伤疼和疲累,纷纷打包装运粮食。
等到全都打好包,来到江边一看,傻了眼,船都没有了,一艘也没有了。
将士们这下子就慌了神。
这个时候,朱元璋站了出来,他高声对将士们说:“兄弟们,我们现在是得了一点粮食,如果就此回去,最多也就支应个一年半载的,那之后我们怎么办呢?是不是还得继续出来抢啊?眼下,我们已经过了江,而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是太平府,那可是元朝的大城市啊,别说什么粮食牲畜了,就是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也是应有尽有啊,我们如果能占了太平府,那还不是一辈子荣华富贵吗?现在我们已经到这了,不如一鼓作气,去把太平打下来,大家说好不好?”
很多人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是说过来抢了粮食就回家吗?怎么又要打太平府了?虽然不理解,但是朱元璋纳荣华富贵的许诺他们可是听到了。
这时候,突然有人在人群里大喊:“好!好!打太平!打太平!”这么一喊,大家伙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
不用说,这又是朱元璋安排好的。
原来啊,在刚刚登上采石矶以后,朱元璋就找来了徐达。他对徐达说:“今天我们渡江作战侥幸是成功了,现在粮食什么的也都有了,大家伙都是想着回和州去,可是我老觉得心里不踏实啊。”
徐达忙问:“上位因为何事忧虑啊?”
朱元璋说:“你想想,我们今天抢了一点粮食就回去了,但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啊,那以后再出现缺粮的情况怎么办?还能继续来抢吗?即便那个时候能来,那恐怕也会比今天难上个百倍千倍啊。”
徐达是一员武将,但却并不是个莽夫,他不仅战力强,而且情商高。手下的士兵不知道朱元璋的心思,他是明白朱元璋的抱负的,而且从军事角度考虑,之前朱元璋待过的江北的那些地方,包括濠州、滁州、和州,都不是成就大业的地方。如果要想把现在这个事业做大,占领江南富庶地区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徐达是跟朱元璋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彼此心意相通,心里有了想法,他也无需多加掩饰,于是直接开口问朱元璋:“上位的意思是要留在江南发展?”这句话徐达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很坚定。
朱元璋没有立即回答徐达,而是俯身看起了地图,徐达也走过来朝桌子上的地图望去。
二人几乎是同时抬起脸,相视一笑,几乎是同时喊出了三个字:“取太平!”
朱元璋命令徐达立即派人将所有船只的缆绳全部砍断,船只全部推入到长江中。
徐达虽然读书不多,但破釜沉舟的典故他还是知道的,于是立刻亲自带人去办。
船没有了,回去已经是不可能了,横竖都只有往前这一条路,而且朱元璋又刚刚许诺了这么一张大饼,那还有什么说的,跟着干呗。
于是大军在采石矶稍作一番修整,大家吃饱喝足以后,就直奔太平而去。
这个时候的太平已经是惊弓之鸟了,哪里还有什么守御的能力,朱元璋的部队一到,元军就慌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的部队心里想的都是金银布帛,哪还能再跟你客气啊,三下五除二就把太平成给攻下来了。
第二十三章 肇基之始——渡江南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