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一章 刘基的应对[2/2页]

我心中的大明王朝 卡卡卡卡卡K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士诚开战,陈友谅必然会从身后袭击,到时候朱元璋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而如果朱元璋是攻击陈友谅,那按照张士诚的性格,他是断然不会帮助陈友谅的,这样朱元璋这面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所以首要的战略方向应当是陈友谅,而不是张士诚。
      朱元璋很欣慰,因为刘基这个判断跟他自己的想法完全一致。
      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都不是武器,而是人。所以,对于人的判断应该是放在首位的。
      有了共同的想法,朱元璋就与刘基秘密协商了对付陈友谅的办法。
      二人一致的意见是静观其变,因为他们知道陈友谅那里经常闹内乱,朱元璋希望陈友谅那里能够继续不停的闹下去,这样他就可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做准备。
      准备跟陈友谅的决战。
      但是,朱元璋没有想到,陈友谅这么快就解决了内乱的局面,而且这么迅速的就拿下了太平。
      因为有了这次谈话,所以朱元璋知道,以刘基的谨慎,他既然知道陈友谅是朱元璋最大的敌人,他就不可能不考虑陈友谅打过来的情况,也就不可能不考虑如何来应对这种情况。
      于是,朱元璋看着刘基,等着他的发言。
      刘基不说话。
      朱元璋继续望着刘基。
      刘基还是不说话。
      朱元璋明白了,刘基不是没有话说,而是不能在这里说。
      于是朱元璋下令散会,并告诉大家,下一步如何行动,大家回去等通知。
      众位文臣武将纷纷退去。
      刘基没有走。他和朱元璋四目相对,彼此心领神会。
      他跟着朱元璋进入内堂。
      刚一坐定,朱元璋就开口了:“先生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刘基不再沉默:“对于那些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真应该杀了他们。”
      朱元璋笑了笑,没有接话。他知道这只不过是刘基在表达愤怒的情绪而已,以刘基的为人还不至于背后使绊子。
      刘基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他除了想要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外,还想要在朱元璋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忠诚。
      当然也只是适度的表现自己的忠诚。
      朱元璋不是傻子,现在这个阶段,他绝对不会仅仅因为有人提了些和自己不一样的意见就杀人的。
      但是刘基却必须得把这种愤怒和忠诚展现给朱元璋。这是他的生存方式。
      朱元璋直接改变了话题:“先生有什么好计策吗?”
      刘基答道:“降、跑都是不行的,这样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唯一的出路是战。”
      朱元璋心里一动,但是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那该如何战?”
      越到了关键的地方,刘基的回答越简略:“伏杀。”
      朱元璋笑了,刘基的话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而这可能也是解决目前困境的唯一办法。
      朱元璋还在继续试探:“那在何处设伏才好呢?”
      刘基明白,自己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如果再继续说下去,那就不是显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了,而是朝着鬼门关奔去了。
      于是刘基面露难色的说道:“我也只能想到伏杀的主意了,具体设伏地点和如何落实还得靠丞相亲自决断。”
      朱元璋当时是江南等处行中书省丞相。
      朱元璋满意的大笑起来。
      这是一次成功的谈话,朱元璋试探出了刘基的能力,也找到了抵御陈友谅的办法。
      关于设伏的地点,朱元璋其实早就想好了,这个地方叫做龙江。

第四十一章 刘基的应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