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八章 焦灼(一)[2/2页]

战将录 猛懵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野外的伊万诺夫的小队,现在面临的是自身的生存问题,伊万诺夫在今天夜里已经被迫下令直接生火取暖,否则他的小队就会被冻死在这个野外,至于关于撤退的命令,他根本就没有收到,因为在寒冬里,通讯系统非常容易失效,电池电量在寒冬中极大的流失了,考验着他的部队的更大问题是他现在已经无法有效的和上级取得直接的联系
      1228812288这就是战争最具有戏剧性的一面,所有的人都是时刻为战争准备着,都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面对战争的准备,但实际上当战争真正出现的时候,错误的事情永远都会并在并出现的。在战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错误是永远存在的,而正确永远是相对的,这句话也充分的描述了战场上那些不可确定的因素和突变的各种条件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战争是考验人的极限的。
      1228812288在gs还没有普及到单兵装备的时候,迷路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不一个陌生的名次。人们的印象当中,对于迷路而言,往往都上森林、沙漠。其实不然。对于迷路的风险而言,第一是大海、第二是沙漠、第三是草原、第四才是森林。而影响迷路的关键性条件,就是参照物的问题和有效地形对比的问题。
      1228812288而冬季万里冰封的草原,迷失方向的可能性仅仅低于大海,因为在人的视野里,在一片白茫茫的草原上,人的目光里只会出现一种颜色白色,一览无尽的白色,没有任何的对比,没有任何的参照物,让人迷失方向,几乎就是分分钟的事情,甚至由于光线的反射问题,阳光的投影都变得不再可以相信。冬季在野外草原行动,冰封大雪天,就算对于极度有经验的牧民而已,那也是极度冒险,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每到了冬天,牧民们往往选择到某一个特定的山脚或者某个特定的河流聚集过冬因为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在冬天里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他们也需要一个参照物的。有关草原的文献记载里,关于地形方向的描述,出现最多的就是某某山以东,某某山以西,某某河以南,某某河以北等等,大山河流自古以来就被草原是奉为神明,因为他们不仅仅提供了生活的土地和水源,还有生活的方向。
      1228812288还在战场的另一角,辛格洛夫斯基的指挥部里,辛格洛夫斯基简直暴跳如雷,因为摩萨国东部战区的指挥官明确的拒绝掉了辛格洛夫斯基的命令,这在辛格罗夫斯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辛格洛夫斯基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命令在别人眼里看来也是荒唐的,大冬天不减少军事行动反而增加巡逻密度,这会极大的增加整个部队的压力,要知道此时的部队都是常年处于一级战备,本身就疲劳不堪,不可能为了个人或者小队的任务去调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是得不偿失的,至少站在整个东部战区而已,为了一个辛格落夫斯基,搞出这么大的动作是不划算的。某种意义上而言,摩萨国的军队比华夏国的军队更需要冬歇期,更依赖冬歇期,因为他们处于更北方,整个冬歇过程当中,他们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够调集足够的物资来维持整个前线部队需要。不过辛格洛夫斯基可管不了这么多,他直接联系了他们的首都的内政部,让内政部直接给东部战区下达命令。辛格洛夫斯基明白,只有内政部的命令,才能够让他们彻底的执行。其实辛格洛夫斯基忽略了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军队都处于常年备战状态,就算到了今天,也不是任何一支部队,都是一年365天,24小时处于高度警戒的战备状态,所有的部队必然都有其执行期和休止期的,就算是今天的高反常备部队也是有休息期和战备值勤期的。在今天这样信息高度发达,物流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都很难维持一支部队,常年24小时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更何况是当年了。就算是在今天,各国也仅仅是采取维持一支或者几支小规模的部队,一年365天,24小时处于高度的一级战备状态。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力,经济,物资等条件,更是因为实际情况是,任何一支部队都是需要休整的,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是能够真正做到一年365天,24小时处于一级战斗状态战备状态。这也是战备执勤和战备轮岗来由之一。
      1228812288

第六十八章 焦灼(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