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的执行。
听到这里的时候,老魏就真的有些搞不懂罗定国的意图了。老魏其实很明白一件事情,自己和罗定国的作战计划,实际上是存在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自己是寄希望于敌人采取行动以后,自己再根据敌人的行动来进行部署。而罗定国的期望是通过他的部署来调动敌人的部署。
罗定国这个人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总能够把自己的意图换成别人能够接受的说法。
不过罗定国也很清楚老魏这个人有着一根筋的思想,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指挥官。而且其实罗定国对于老魏也是比较佩服,也有一种相知恨晚的感觉,他现在对于自己的位置也是更加清楚的认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选择说话的方式也会变得更加的合乎于老魏的思想。当然,换种方式也可以说罗定国对于老魏越来越了解了,他越来越知道如何的去利用老魏的心理和性格。
而且实际上老魏已经做出退让,罗定国是有明显的感觉的,老魏已经允许自己在调动过程当中去寻找分割敌人三个兵种的战术办法,还不是强制要求自己立刻想出办法来,再按照这个办法去行动。这说明老魏实际上也知道他的要求是有极大的难度的,只要最终能够完成他的战术要求,这中间的过程老魏其实是能够选择妥协的。
罗定国没有立即开口,因为他猛然间,也发现在虽然有了一个思路,但是具体的步骤和计划,他的心里也没底。他知道老魏这个人万万是忽悠不得了,只要忽悠了一次,被老魏发现了,自己好不容易在老魏心里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和接纳感就都没有了!
罗定国必须要一击而中,而且他必须要有理有据,而且要慎重。其实对于罗定国而言,老魏才是真正的危险的存在。慎重危险的程度要远远的超过摩萨国。
本来老魏还想看看罗定国到底要唱一出什么大戏呢,老魏不傻,罗定国说来说去,其实只有一个意图,就是让一营先调动起来。其实老魏的心理或多或少的也已经动摇了,他愿意去听听罗定国的真实想法,再去判断罗定国的战术计划是否可以执行。
但是罗定国突然间的不说话,让老魏的心理一时之间确实感概良多。因为罗定国不说话,只能说明一件事,其实整个战场的复杂和危险,已经远远超出了罗定国的把握。罗定国这个人,可不是一个无才无勇之人。他在106侦查大队阵前叫骂的那一段,已经将他的才华和勇气表现的淋漓尽致了。没有什么是罗定国不敢做,不敢想的。他不说话,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没有太多的把握。
别说罗定国没有太多的把握,自己何尝又不是呢?假如自己真的有把握来扭转整个战局,自己有何必依靠罗定国呢?
想到这里以后,老魏拍了一下罗定国的肩,示意罗定国坐下来。然后自己也坐了下来。然后再次说道:其实咱们两都没有必要太绝对化了。你说的几点确实是非常的正确的。
第一点,不管我们的想法是什么,106侦查大队和我们之间的这场战斗,一定会爆发。不管主战场上的情况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主战场只是我们这个次要战场上战斗的一个阶段性节点!这个节点一旦过了,这场战斗就无可避免的爆发了。
第二点,我们现在很被动,因为敌人的实力确实在我们之上,而言本质上而言,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碾压级别的存在。一点绑住106侦查大队的那几根绳子断了。面对106侦查大队的全力出击,我们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第三点,你认为敌人短时间里一定会一动不动,但是你忘记了一件事,敌人一定会掩盖他们的一丝混乱!我们都判断,敌人在短时间里会陷入到了一个相对混乱的局面,当然这个局面是指敌人思想。我也认同。但是敌人的指挥官是一个极其有经验的指挥官,他一定会意识到这一点的。所以他一定会一定的行动,来掩盖他的混乱。所以他一定会行动。只是这个行动的范围可能会很小。
第四点,晚动不如早动,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这一点,我也认同。
第五点,现在战场的局面,不仅仅是敌人处于一个矛盾的局面。我们也处于一个矛盾的局面。不仅仅是敌人被束缚之手脚,我们也被束缚之手脚!
简单而言,现在整个战局就是矛盾、混乱、束缚、畸形的复合体。就看我谁能先反应过来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混战(25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