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九章 监狱中的潜规则(一)[2/2页]

重生康乾做帝师 挖井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份,他们大都是满人,但也有早年祖先就跟随清宗室到处征战的汉人,即归附已久的“旧人”置身其间。清代的制度,规定他们不准随便离开本旗,在京的也不准随便离京。凭祖宗的福荫,他们好些人世代有个官衔,领月钱过活。一般的旗人要做事就得去当兵,领一份钱粮。但是家族繁衍,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名义上还是参领佐领,但实际上已经并不带兵,有的人名义还是骁骑校,但是已经不会骑马。更甚的,由于子孙大量繁殖的结果,每家每户的月钱不可能增加,一共就这么多。正所谓粥少僧多,人一多,这钱就不够用了。旗兵的名额有限,也不可能随便入营。加上上层人物的贪污腐化,大吃空额,能够入营的旗兵相对来说就更加有限了。这样,世代递嬗,不少旗人就穷困下来。他们之中某些有识之士,也觉得长年累月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坐吃山空不是办法,也有去学习手艺的。但是这样的人,反而受旗人的冷眼,认为他们没有出息。所以除了当兵做官的旗人,没有职务的旗人大都是游手好闲的。或许有些人觉得不错,好像不用做事,但最多也就只能吃点稀饭窝窝头之类的,与所谓的幸福那自然是有距离的。
      因此只要有职位,朝廷也会照顾这些旗人。刑部大牢里面之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旗人,原因就是这样来的。你说黄义德对自己的这些手下其实也是蛮头疼的!你别看这些人现在混的这么差,还要在自己手下当差。但正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些人自己没出息,但说不定就会有一些显赫的远房亲戚。或者某些人干脆就是别人的包衣奴才出身,搞不好就有几分来历。这些人绞在里面,这刑部大牢的情况能不复杂嘛!黄义德初来咋到,也不敢随便乱搞。不然说不定就会出什么乱子!还好现在包括司吏刘城清在内的几个小吏已经投靠自己了,3号监狱的权利已经牢牢的掌握在了他的手里面。只要不出乱子,黄义德对底下人的一些事情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比如许多犯人的亲属都会来探监,而他们进来之前肯定已经给下面的人塞了银子,不然怎么会放他们进来。这八百多个犯人中有不少人以前都是有钱有势的,这出手的好处自然也不算小。如果黄义德看紧一点,自然可以断了他们的财路。但黄义德自然也不傻,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自然不会做,不然怎么让大家听自己的。
      除了探监之外,往里面夹带东西也是监狱里面比较大的一个外快。什么衣服、食物、书信,甚至还有烟斗、痰盂、椅子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时候底下的这些小吏只要点一点头,好处就能收的手软。
      而作为3号监狱的老大,黄义德自然是拿着其中最大的一份。他不仅能从犯人家属那里捞外快,每年朝廷会给监狱调拨下来不少经费,包括自己手下的这些人的工资、饭钱和八百多号犯人的饭钱等等,还有一些正常的维护经费等等。这些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每年赵义德随随便便就能从中弄了一两百两银子。如果狠一点的话,就算再翻一个跟头也不是不可以。但黄义德胆子没这么大,所以至少目前底下的这些人对他这个新来的司狱还是感觉不错的。

第二十九章 监狱中的潜规则(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