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章 军营立威[2/2页]

西凤烈 梦煮青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刘錡语气坚决,不容置疑。毕竟胡奎如今身为管着几百号匠人的匠作营管事,在刘錡看来,大半天时间建一栋小楼应不在话下。
     胡奎见刘錡语气坚定,哪敢有丝毫懈怠,赶忙应了一声“诺”,便匆匆跑出大帐,去安排建造木楼之事。
     明月听到要建楼,开心地对刘錡说道:“九哥儿今晚不用睡地铺了!”
     刘錡看着明月,笑道:“待会有人过来,你把茶沏好后就去找史斌,让他带人陪你去城里,置办些家当。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了!”
     正说着,邵兴带着那位青年文士走进大帐。刘錡点了点头,示意邵兴先去忙。然后大马金刀地在主座上坐下,冲青年文士摆手说道:“先生请坐。”
     明月适时奉上茶水,轻轻放在青年文士身边,轻声说道:“先生请用。”
     青年文士微微点头,倒也没有客气,一撩布衫,在侧面坐下,然后拱手问道:“不知督监召小可前来所为何事啊?”
     刘錡微笑着说道:“无事,只是适才在校场见先生似有忧色,不知是为何啊?”
     青年文士看了看刘錡,思索片刻后,说道:“无事,只是一时走神而已。”
     刘錡见他不愿多说,也不纠缠,转而问道:“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青年文士回道:“回督监,小可李椿年,饶州浮梁县人。”
     刘錡一听,奇道:“饶州?那可是好地方啊!人杰地灵,能人辈出。只是饶州离我巩州千里之遥,先生来此所为何事?”
     李椿年道:“小可不过是游历山川而已!路过巩州时,盘缠不足,恰好见州府张贴招聘告示,便特来应聘。”
     原来,邵兴见刘錡为军中缺少文吏而发愁,便连夜书写告示,去往城中各处张贴,招聘军中书吏。
     刘錡笑道:“孤身游历四方,先生胸中想必颇有才学。不如暂任军中参谋一职,伴随我左右,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椿年闻言,并不犹豫作态,起身便长揖一礼道:“督监相邀,椿年怎敢不从,自当遵命。”
     刘錡大喜,又问道:“不知先生现住何处?”
     李椿年道:“暂居城中邸店。”
     刘錡唤来明月,吩咐道:“待会你和史斌进城,顺便将先生捎带一脚,去往邸店收拾行李。等物事置买停当回营时,再去接先生同来。”
     明月点头应下,李椿年拱手说道:“如此,小可便先行告退。”
     刘錡将李椿年送出大帐,随后又骑马前往匠作营查看。
     只见匠作营内一片繁忙景象,数百匠人各司其职。打铁的地方,炉火熊熊,匠人挥舞着大锤,火星四溅;挖土的匠人,汗流浃背,一锹一锹地将土挖出;伐树的则在树林中忙碌,一棵棵大树应声倒下。
     刘錡在营中四处查看,寻到胡奎后,问道:“这新伐的树木能用来搭建木楼吗?”
     胡奎赶忙回道:“新树可不能用来搭建住房,必须烘干才能用。督监但请放心,今日小楼必定建好。”
     说罢,他指着一辆正在卸货的马车,说道:“督监请看,这才是我们要用到的木料。”
     刘錡走过去一看,只见这一车木料全部是干透的大木,便问胡奎道:“这些木料从何而来?”
     胡奎解释道:“城池周围的村落,大多因战乱荒废,有很多倒塌破败的房屋。我已安排人手四处寻找,将那些房屋尽皆拆除,凡有用的材料,均用马车拉回来备用。除了木料,还有大量的土砖、瓦片。”
     刘錡听后,赞道:“不错不错,目前物资短缺,你能想到这个办法,甚好!”
     胡奎又引着刘錡来到一处坡地。这里原本是林地,如今树木已被伐去,留下一片高度相同的树桩,离地大约两尺多高。树桩之间堆满枯枝败叶,正在焚烧。一些匠人正守在附近不停地归拢火堆,控制火势。
     刘錡不解,问道:“这又是在做什么?”
     胡奎说道:“这些老树根深蒂固,用来做地基甚好。抬高两尺,既通风又排水。用火把地烧熟,使地面干燥板结,驱虫除霉,还能去除泥土的寒气。”
     刘錡看到一些烧好地面的树桩周围,已有木匠开始将熟木料拼接铺成地板,不禁点头,心中暗忖这胡奎办事效率颇高,条理也清晰,果然没有看错人。
     刘錡拍了拍胡奎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干,小楼建好,大家均有赏赐!”
     胡奎拱手谢道:“督监宽厚,小人们感激不尽,哪里还敢受赏?”
     胡奎接着又说道:“伙军业已选出,总共一百八十八人。每千人配备二十名伙头军,暂且分为八队,共计一百六十人。剩下的二十八人再分成三个小队,骑军营六人,匠作营六人,中军六人,另有十人负责全军的采买运输。”
     刘錡嘱咐道:“匠作营的核心在于铜铁器、火药、木器的制作,你还可进一步招募能工巧匠,以后我有大用。”
     胡奎拱手应诺道:“督监放心!”
     刘錡骑着“追云”在营中四处溜达了一圈,此时已过午时。他心想,从早上训完话到现在大概过去了两个时辰左右,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于是再次策马走上高台。
     王猛带着薛刚领兵出营巡视去了,史斌陪着明月去城里采买,李孝忠也带着几个人进城,说是再多采买些锅碗瓢盆过来,因为伙军的器具不够用。
     只有邵兴和薛坚站在台上,看到刘錡回来,赶忙迎过来,小声说道:“督监,士卒们都站不住了,好多人坚持不住,坐在了地上,还有一些已经都晕过去了。”
     刘錡神色一紧,赶忙问道:“晕过去的有没有及时进行救治?”
     邵兴点头道:“自然,当时就抬下去救治了。”
     刘錡点了点头,吩咐道:“将还清醒的军卒人数报我,不必太精确。”
     “诺!”邵兴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人数统计上来,邵兴回道:“约有六千七百余人。”
     刘錡策马走到台前,提气大声道:“现在,还能站着的,去右边列队。”
     士卒们此时已疲惫不堪,一个个拖着仿佛灌了铅一样的双腿,慢吞吞地去右边排好了队。
     刘錡说道:“原地坐下,伙军将饭食送来,每人一碗肉汤,两个馒头。”
     接着,他又看向这边没坚持站住的一千多士卒,说道:“这边的士卒,也是原地休息,等那边吃完,你们每人一碗白粥,一个馒头。”
     “唉~”叹息声顿时四起,敢情站了一上午,竟然是为了这样的遴选。
     刘錡微微一笑,他深知,差异化管理、业绩鼓励这些方法,拿来整治这帮大头兵,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刘錡看着底下的士卒,大声说道:“肉粥肯定比白粥好喝,二个馒头肯定比一个馒头能吃饱。所以,以后大家要抓住每一次机会,想方设法通过考核,才能喝到肉粥、吃饱馒头。”
     “以后训练,你们将分为甲乙丙三队。比如今天能坚持站住的,就是甲队,每餐喝肉汤;没站住的,是乙队,只能喝白粥。”刘錡接着说道。
     “每次考核后,甲队排名靠后的一成,加上乙队拔尖的一成,组成丙队。丙队可以喝到菜粥,至于下一次考核后大家是喝肉汤还是白粥,就看大家在丙队是前五成还是后五成了!靠前的一半人进甲队喝肉粥,靠后的一半人进乙队喝白粥。”刘錡又详细解释道。
     “每日考核一次,人员每天轮换,每天都有改变自己的机会。所以,不必庆幸、也不必沮丧,一切只能靠自己不断变强。听到了吗?”刘錡大喝道。
     “听到了!”喝肉粥的士卒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喝白粥的则满眼羡慕,这两种情绪俱都化为一声响彻云霄的大吼!
    喜欢。
  

第15章 军营立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