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薛家人如狂风暴雨般杀到时,他们所看到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数百名手持各式兵器的裴氏青壮年,正严阵以待,毫无惧色地面对着他们。
要知道,薛家这次可是有人丧命啊!而且更让薛家愤怒的是,裴氏在事后竟然没有对伤者施以援手,而是毫不留情地将他们丢弃,自顾自地逃离现场,最终导致薛家有五个人惨死。这种冷漠无情的行为,无疑成为了点燃薛家人怒火的导火索。
面对武装起来的裴氏族人,薛家这些世代行伍的三凤堂子弟,又怎能退缩不前呢?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先辈们的勇气和坚韧,面对敌人,他们绝不会畏惧,只会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裴氏的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平息对方的怒火,反而让他们的恨意愈发强烈,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瞬间引爆了一场激烈的大战。
裴氏由于占据了地利优势,他们的族地成为了他们天然的屏障和助力。借助着地形的掩护和熟悉度,裴氏逐渐在战斗中占据了上风。
相比之下,薛家虽然以行伍出身而闻名,但这次他们是在激愤之下匆忙赶来,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使得他们在战斗中无法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战斗力大打折扣。
这场大规模的缠斗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争斗的范畴,其激烈程度堪比一场小型战争。在这样的混战中,伤亡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薛、裴双方的主事者都曾再三告诫族人,绝对不能再闹出人命,但当真正陷入混乱的战斗时,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壮年们又怎能轻易被约束住呢?
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竟然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之久!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死伤人数都已近百人。
而最先得知这个消息的,便是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裴承先。当他听到这个噩耗时,简直吓得魂飞魄散,差点没直接昏死过去。
此时此刻,裴承先对崔元综的恨意如熊熊烈火一般,在心中燃烧不息。他咬牙切齿地想道:“若不是这个该死的崔元综,整日在我耳边喋喋不休、聒噪不休,我又怎会让薛、裴两族陷入如此难以收拾的绝境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知道,三凤堂薛氏一族大多都是行伍出身,个个身经百战、骁勇善战。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裴承先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绝望之感,甚至开始担忧起裴氏西眷三房支是否会因此而覆灭。
心急如焚的裴承先,在夜幕的掩护下,匆匆忙忙地点起了族中私兵一千余人,马不停蹄地朝着三房支的领地疾驰而去。
其实,裴承先此番前去的本意,是想要尽快制止这场血腥的杀戮,避免更多无辜的生命受到伤害。然而,由于他内心太过焦急,以至于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冷静和理智,竟然带着这一千名士兵如狂风般狂奔而至。
原本就有些无计可施的薛家人,当他们远远地望见裴承先一行人如疾风骤雨般狂奔而来时,心中顿时生出一种被包围歼灭的恐惧。这种恐惧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迅速蔓延,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然而,杀红了眼的薛家人并没有被恐惧所吞噬,相反,他们体内潜藏的勇武之气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在瞬间猛烈爆发。尽管他们心里清楚,自己与对方实力相当,但在这生死关头,他们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能不顾一切地向裴氏私兵冲杀过去。
裴氏私兵遭受突如其来的攻击,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迅速做出反应,奋起反抗。刹那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云霄,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就这样在眨眼之间爆发了。
裴承先完全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他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混战。他拼命地嘶喊着,试图让双方停止厮杀,可此时的双方早已杀红了眼,哪里还听得进他的呼喊。
将近半刻钟的激烈厮杀过后,薛家方面已经有不少人伤亡惨重,但面对那些已经陷入疯狂的薛氏子弟,裴氏私兵同样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裴承先终于在双方不断增加的伤亡数字面前逐渐冷静下来。他当机立断,喝令统领带领私兵撤出战斗,并迅速从薛家人的外围绕行过去,以阻断三房支对薛家人的攻击。
裴氏私兵如潮水般迅速地从战场上撤离,他们整齐划一地行动,仿佛训练有素的军队。这些私兵不仅果断地退出了战斗,还巧妙地阻止了裴氏三房支的继续攻击,使得这场原本可能震惊朝野的士族火拼,暂时得到了平息。
裴承先站在混乱的战场中央,目光扫过倒在地上痛苦哀嚎的两族之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下令救治这些受伤的两族人,但这个命令却遭到了薛家人的断然拒绝。
裴承先眉头微皱,对薛家的态度感到十分不解。他心想,无论如何,这些伤者都是无辜的,应该得到及时的救治。然而,薛家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对裴承先的命令置若罔闻,甚至表现出一种冷漠和敌意。
裴承先感到一阵挫败,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命令手下去了解双方的伤亡情况,希望能从这些数据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线索。然而,当手下回报时,他惊得面无血色。
据统计,裴氏三房支的死伤人数竟然多达三百多人,而薛家的死伤人数更是接近五百人!更糟糕的是,他自己手下的私兵也有数十人伤亡。如此巨大的伤亡数字,无论是对裴氏还是薛家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几乎是无法承受的结果。
裴承先的心情愈发沉重,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薛家的怒火。就在他焦虑不安的时候,晚他一步得到消息的薛家方面终于也赶到了现场。
其实此时,薛讷并不在绛州城内,他已经启程前往长安县,正式就任雍州司马一职。长安不仅是唐朝的都城,更是当时的两京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薛讷来说,要想完全掌控雍州的军政大权,恐怕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与此同时,绛州城的薛氏家族,正由薛讷的二弟薛慎惑主持着族中的各项事务。当他得知族中有人被裴氏打死的消息后,顿时怒不可遏,暴跳如雷。他立刻下令让四弟薛楚珍前去调查事情的详细经过。
年仅十六七岁的薛楚珍,和他的兄长们一样,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当他亲眼看到被打死的薛氏族人时,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毫不犹豫地召集了族中的众人,一同前往裴氏家族,准备为死去的族人报仇雪恨。
然而,让裴承先后来感到愈发惶恐的是,在双方已经罢手之后,他竟然完全没有察觉到薛氏一方居然还有一个薛四郎隐藏其中。
薛楚珍带领众人离去后,并未如预期般迅速地通知薛慎惑。然而,族中仍有几位族老对这一情况心存顾虑,他们决定亲自前往薛慎惑处禀报此事。
当薛慎惑得知四弟薛楚珍竟然率领数百人前往闻喜时,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担忧。他深知这样大规模的行动极有可能引发激烈的械斗,后果不堪设想。
在焦虑之中,薛慎惑毫不犹豫地决定请出薛廿四郎。薛廿四郎在家族中以勇猛果敢而闻名,他所率领的白袍亲卫更是一支精锐之师。
薛廿四郎在听完薛慎惑的叙述后,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当机立断,迅速调集了白袍亲卫,并亲自率领这支队伍疾驰而来。
夜幕笼罩下,马蹄声如雷,震耳欲聋。那涌动的白袍身影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一股白色的洪流席卷而来。
裴承先远远地望见这一幕,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他深知白袍亲卫的厉害,更明白薛廿四郎的疯狂与决绝。如今白袍亲卫都已出动,薛廿四郎想必也已亲临现场,恐怕裴氏一族即将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
喜欢。
第90章 薛裴火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