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薛氏南房三凤堂恐怕将会陷入一场灭顶之灾。然而,幸运的是,这次参奏薛讷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侯思止。
说起侯思止,他可是一个臭名昭着的酷吏。他曾经制造过许多起冤案,其中就包括恒州刺史裴贞被他诬告谋反的事件。对于裴氏家族来说,他们对侯思止充满了深深的仇视。
正是因为这种仇视,尽管裴氏完全有机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对薛氏落井下石,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们选择了保持沉默,没有将矛头指向薛氏。
而薛讷呢?他现在正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面对侯思止的迫害,他深知单凭自己的力量很难与之抗衡。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化解两族之间的恩怨,共同度过这个酷吏带来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姻似乎成为了薛裴两族之间最为关键的纽带。通过联姻,两族可以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共同应对来自侯思止的威胁。
厉延贞在得知田先生和厉琼带回的消息后,心中瞬间明白了薛潇被薛家推出来联姻的真正缘由。然而,面对这样的局势,他却感到束手无策。
自从武周革命以来,厉延贞便毅然决然地断绝了与朝廷之间的所有联系。他深知这场巨变充满了无尽的危机和不确定性,因此他宁愿选择置身事外,也不愿让自己深陷其中。
即便是几年前,当太平公主的驸马薛绍,因兄长薛颐牵连而被当时的太后下狱时,厉延贞也没有丝毫动摇。尽管薛讷曾受薛氏西房的委托,恳请厉延贞前往神都为薛绍求情,但他依然果断地拒绝了。
厉延贞心里再清楚不过,薛绍之所以会被下狱,绝非仅仅因为薛颐参与李贞谋反一事。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武则天想要将李武两族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为自己登基称帝奠定基础,而备受宠爱的太平公主,无疑是这一计划中的关键人物。
自从那一次之后,薛讷对待厉延贞的态度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有些疏远。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日常的相处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或许是因为那一次的事情让薛氏对厉延贞产生了一些看法,又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薛氏族人开始有意无意地与厉延贞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厉延贞对此也有所察觉,但他并没有过多地追问,只是默默地接受了这种变化。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疏远,导致厉延贞对薛氏的情况了解甚少。当薛氏陷入危局时,厉延贞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如果不是薛潇突然前来找他哭诉,恐怕他还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道薛氏所面临的困境。
面对薛潇的哭诉,厉延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一方面对薛氏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担忧,另一方面却又对卷入朝堂之争心存抵触。毕竟,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往往充满了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然而,厉延贞毕竟受薛氏一族诸多恩惠,他又怎能对此视而不见呢?在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中,厉延贞最终还是决定挺身而出,帮助薛氏度过这次难关。尽管他并不愿意涉足朝堂之争,哪怕是为了薛氏的收留恩情,他也愿意冒这个险。。
喜欢。
第94章 薛氏危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