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零四章 抗清援朝[2/2页]

护国公 木允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那里是确定无疑的。
     而且郑森还现场掏出一袋子倭国的小判金来。
     这种相当于大明不到半两,但在倭国算一两的椭圆金币,是德川幕府财政的根基,同样佐渡岛等金矿也奠定了倭国闭关锁国的基础,毕竟他们对外几乎没有什么可需要的了,所以杨庆就要戳他们的心窝子,『逼』着德川幕府为争夺佐渡岛把流干血。但这些大臣们同样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知道杨庆没有骗他们,一座每年产出相当于大明岁入的金山银山在等着他们,而他们的对手是几十年前就被明军踩在地上摩擦过的倭国。如果是登陆倭国本土或许会过于冒险,可这不是在倭国本土,这是在距离倭国海岸百里之遥的大海上,一支实力足够的水师,就能轻松保卫这座金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倭国水师……
     好吧,当年『露』梁海战的老兵估计还能有活着的,毕竟过去才不到五十年,而且当时多数是江浙水师,他们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
     乾清宫大殿内一片沉默。
     “陛下,臣代父认购一百万两股份。”
     郑森突然说道。
     “给南安伯世子记上!”
     崇祯满意地对王承恩说道。
     后者赶紧拿出账簿记上。
     “陛下,那这,这个公司如何进行经营?何人来管理?”
     顾锡畴说道。
     “朕不会管的,之前忠勇伯已经说过了,这个公司算民间商号,朕也只是这商号的参股者,故此商号的掌柜人选及重大事务的决定,皆由股东商议,众股东共组一个叫董事会的机构,需要的时候召集起来一同商议。朕会派一名内臣替朕参加,户部也会派一名官员参加,但无论这名内臣还是户部官员皆无决策权,由所有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决定,若超过五成赞同某一决议,朕纵然在那反对的不足五成之中也必须同意。”
     崇祯说道。
     “诸位,泰西之人皆以此法决定其商号事务,红『毛』人在南洋亦非其国之主所遣,而是其东印度公司之武装商人。”
     郑森在一旁补充道。
     “而且不只是红『毛』人,准确说他们的国名为荷兰,他们不但商号事务如此处理,甚至其国君主都是这样推选出来的,他们称之为共和国。
     此外泰西诸国中的英吉利,葡萄牙,丹麦同样是武装商人。
     他们其实也都不是其国君主所遣,全都在其国君主支持甚至参与下,以股份制公司为组织的武装商人,他们泛舟东来,跨越五万里辽阔大洋,依靠大炮火枪之利灭国无数,在沿途建立无数要塞,通过贸易和抢劫获得无数财物。
     诸位知道荷兰人仅仅通过台湾一地每年获利多少吗?
     四十万荷兰盾。”
     杨庆说着拿出一枚准备好的银币。
     “马剑银币,每个接近一两,而这四十万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一座岛上的收入,整个荷兰东印度公司每年在南洋和台湾获利最少两百万这个,而荷兰东印度成立之初,总股本也只有两百五十万。
     一年他们就能赚回投资。
     赚钱能力与盐商相比毫不逊『色』啊!
     诸位,财富都在海外。
     我们以为大明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但却不知道在大明以外还有无数财富等待着我们,这个世界纵横八万里,我大明才多大,海外无主之地有的是,那地下金山银山同样有的是,只要出去就唾手可得,泰西之人从两百年前就开始了开拓世界的步伐。
     而我们却在这里一无所知!”
     他感慨道。
     那些大臣们依然在沉默,很显然他们还是无法做出决定。
     就在这时候,一名小太监走到王承恩身旁说了几句话。
     王承恩脸『色』立刻一变。
     “陛下,凤阳总督马士英急奏,北军袁宗第部乘冰夜渡淮河进犯中都。”
     他小心翼翼地说道。
     大殿上群臣立刻一片哗然。
     甚至还有人『露』出明显的惊慌之『色』,话说淮河北岸那数十万顺军可是他们头顶最恐怖梦魇,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衮衮诸公们的恐慌,尤其是这个消息来得如此突然如此毫无征兆,真得堪称是晴天霹雳了。
     “慌什么,这些逆贼还没到长江呢!”
     崇祯一拍桌子怒喝道。
     他身旁的杨庆岿然肃立,和王承恩以极快速度交换了一下眼神……
    喜欢。
  

第一零四章 抗清援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