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零八章 士绅挂路灯[1/2页]

护国公 木允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居然有尚方宝剑?”
     黄得功站在刘良佐的死尸旁,愕然地看着杨庆手中宝剑。
     这的确是尚方宝剑。
     话说杨庆实际上就是整个江北战场的总监军,为了确保那些根本不知道内情的文臣武将们,不至于脱离剧本演砸了,作为这场大戏总导演的杨庆必须得亲自监督……
     话说这事可就三个人知道。
     难不成还让崇祯或者老王跑来现场指挥?
     可杨庆作为锦衣卫肯定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利,也没有监察各级官员和将领的权利,那是督抚道才有的,就连监军太监其实也得通过皇帝才有权处置军中的将领,只有文官的督抚道才有权,但要斩将领那就得必须有尚方宝剑了。
     既然这样那当然得给他尚方宝剑。
     “罪只刘良佐一人,尔等皆听命而已,无需心怀疑虑,各部暂听靖南伯号令,就地整军准备反攻中都,不得继续南下『骚』扰地方,所需粮饷由本爵筹措,再有临阵脱逃者,刘良佐与许定国就是其下场。尔辈皆北人,南来生计无着,然寿春有芍陂之利,自古为丰饶之地,日后屯田足以自给,辽民在信阳尚且安堵,难道那信阳比得上寿春?”
     杨庆拎着尚方宝剑对那些拜服在面前的刘良佐部将说道。
     “末将遵命!”
     这些人都很老实地领命。
     刘良佐的人头还在一旁,也由不得他们不老实啊,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这种杀神谁敢招惹?
     “那我自己的人怎么办?”
     黄得功愕然道。
     他其实是被杨庆硬拉来帮忙的,但没想到把自己给帮上了。
     “你的人我来替你指挥,你还怕我抢你的兵吗?”
     杨庆没好气地说。
     “忠勇伯说笑了,都是朝廷的兵马,什么你的我的!”
     黄得功很开心地说道。
     杨庆当然不可能抢他的兵马,人家杨爵爷在南京快活着呢,怎么可能跑来跟这些粗坯们混在一起,而他暂时接管刘良佐所部,以后基本上这支大军也就归他指挥了。其实除了他也没人能镇住这些『乱』七八糟的杂牌,这种兵痞们就得他这样的老兵痞才能震慑住,这样就等于他平白得了几乎自己过去两倍的兵力,这种好事当然要开心了,虽然黄得功的确没想过要当左良玉,但作为将领谁不喜欢自己部下兵马多一些?
     “这里交给你了!”
     杨庆随即上马说道。
     他去接管黄得功所部,正好拖延些时间让他们走慢点,避免影响整个计划。
     毕竟高杰这时候还没跑……
     呃,这结论下早了。
     杨庆撇下了他的五百骑兵,然后带着四匹副马一路换乘,狂奔四个小时后到达定远,在这里他没有遇到从滁州北上增援临淮关的黄得功部下,很显然后者的速度有点拖沓了,但他没想到却遇上了从临淮关溃败而来的马士英。
     “倒戈?”
     杨庆惊愕地说。
     “忠勇伯,你应该说叛变!”
     马士英一脸忧伤地纠正他的说法。
     他和卢九德没能阻挡住刘良佐的不战而逃,只好带着督标几千人仓皇逃到临淮关,与临淮守将牟文绶准备固守,袁宗第夺取凤阳后要么南下合肥要么东出临淮抄高杰的后路,只要他们能守住临淮关,阻挡住袁宗第,那么整个战局还不至于崩溃,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还没等袁宗第兵临临淮关,关上守军就倒戈了。
     话说杨庆的剧本完美,但他却高估了明军将领的节『操』,同时也高估了明军士兵对崇祯的忠心。
     很显然他们更喜欢开门迎闯王。
     实际上有之前刘良佐所部近万人投降袁宗第的例子,杨庆应该想到临淮关那些本地穷得叮当响的卫所兵,对于保卫大明不会有太大兴趣,尤其是这里面对淮河前线,对于北方的消息知道得比较清楚,李自成打土豪抄士绅家,然后给贫民免粮,而那些旧卫所军户直接取消军籍赐官田变自耕农的好消息,早就已经通过那些商人传到淮南……
     和这些相比皇上算个屁啊!
     “这真是个忧伤的故事!”
     杨庆感慨道。
     话说此刻的他恍惚间有一种仿佛穿越了三百年,变成另外一群人的感觉,站在这个对他们来说同样忧伤的地方……
     这真是一个忧伤的故事。
     好在这没脱离他的剧本。
     否则他还得想办法怎么让高杰弃城而逃,毕竟高杰不逃跑的话,高一功就没法南下了,话说前者的表现也超出了杨庆的剧本,他居然坚守盱眙这也

第一零八章 士绅挂路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