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一旦听见,便觉欢喜。
     陈杨的答案与她心中所想完全一致。
     原来,陈杨也是一位向往浪漫的人,和自己如此契合。
     宋沁蓉并非一时冲动才问出那个问题,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鼓足勇气提出的。毕竟两人之间的情感还处于朦胧阶段,若言辞不当,确实容易引发尴尬。
     在物质至上的年代,提及爱情与浪漫几乎等同于异类。然而,宋沁蓉深知,唯有吃饱穿暖并非生活的全部,她对情感的渴求尤为强烈。
     她对陈杨并无特别的迷恋,只是觉得相处轻松愉快。独处时偶会想起他,他的出现总能让她嘴角带笑,这份意外的惊喜让她愿意继续交往。
     “没想到你会主动谈起这些,看来我们还是挺合拍的。”
     陈杨并未因场合而责备她,这个时代的人往往避谈感情,即便提及,也是私下里小声交谈。
     他由衷地感慨,能够遇到像宋沁蓉这样敢于谈论爱情的人实属难得。“我很钦佩你的坦诚,至少比我更果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哪有……”
     宋沁蓉听到夸奖,内心早已乐开了花。
     他认为我很有勇气,其实他不知道,在谈及爱情与浪漫时,我已经将所有的勇气耗尽。
     不过,能得到他的肯定,我还是颇为受用。至少现在的宋沁蓉,确实享受着陈杨对她的赞赏。
     嘴上虽不承认,内心却坦然接受。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们华夏人自古以来,有些话不太习惯直白地说出来,或者表达得较为隐晦,尤其在谈及爱情时,大家心中想说的话,常因害羞而难以启齿。”
     陈杨认真地向宋沁蓉剖析,分享着自己的见解,宋沁蓉听后深表认同。
     陈杨说得没错,连她自己也疑惑,在冷静状态下是否会同样提出这个问题。
     陈杨接着严肃地解释道:“所以,内敛的人有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夏目漱石,在当老师时对这个现象做出了解答,我觉得此刻借用他的观点再适合不过了。”
     夏目漱石?
     宋沁蓉对此一无所知,她所熟悉的民国时期的爱情故事,多是林徽因与梁思成,以及一些其他的情缘,但她对这些了解不多,毕竟建国后,这类小说大家都看得很少。
     陈杨对宋沁蓉说道:“比如当你想表达‘我爱你却又羞于开口时,可以用更含蓄的方式表达,比如‘今晚的月色真美。”
     “啊?”
     这是宋沁蓉从未听说过的说法。
     然而,当她听见“我爱你”
     和“今晚的月色真美”
     这两句话时,忽然觉得后者竟如此动人,既婉约又不失温情。
     一句简单的话,你轻启朱唇,我便懂得。
     “嗯,这话,很动听。”
     宋沁蓉凝视着陈杨,语气严肃:“没想到你也这般钟情浪漫。”
     “我可不是呆子,怎会不喜欢浪漫呢?”
     陈杨转向工作话题:“呼,聊聊工作吧,今日午后,与你合作,甚是愉快。”
     “确实如此。”
     宋沁蓉点头回应,却因他突兀转换话题而略感失落。
     谈情说爱,本是乐事,你却急着谈工作?
     脑海中闪过他那句“今夜月色真美”
     ,宋沁蓉忽然意识到,或许他并非不愿谈及,只是害羞,难以启齿罢了。
     聊聊工作也好。
     从恋爱思绪中回过神,回忆起工作时的欢笑,她嘴角浮现笑意:“是呀,我们的交流,总是令人愉悦。”
     “那么,明儿再继续?你有空否?”
     “有,一定有空。”
     面对宋沁蓉的主动邀约,陈杨满口应承。
     纵使明日无暇,他亦会腾出时间,让姑娘主动邀约实属难得,他岂能错过?
     “那就这么定了,明日再见。”
     “好,明日见。”
     目送陈杨离去,宋沁蓉眼中隐约泛起不舍之情。
    喜欢。
  

第5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