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玩笑开不得。关乎国庆十周年的项目怎能随便展示?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呢。
     即便想证明陈杨的能力,也不能忽视基本准则——保密,这是底线。
     陈杨与于继海靠得近,立刻拉住他的手臂:“此物不宜外露。”
     “啊?哦哦哦……”
     于继海立刻领悟,将手中的兵工铲递给陈杨:“陈主任,这东西挺好用,我试过了,确实省力。”
     陈杨点头道:“能用就好。”
     一旁的武钢心中好奇,刚才只听了个“兵”
     字,后面便没听见,难道与军队有关?那可太好了。
     他满怀期待地看向陈杨,希望能抢先了解。
     “此事就此结束,陈杨同志值得信赖。”
     杨厂长对这场误会做了总结,转向武钢问:“武代表,你有何看法?”
     “没有问题,完全没问题,是我误解陈杨主任了。”
     武钢说完向陈杨敬礼:“陈主任,抱歉,是我错了。”
     “嗯,此事到此为止。”
     杨厂长宣布道:“参与此事的工人及其家属,每人扣减半个月工资。取消刘海中晋升七级钳工的资格,还有闫埠贵老师……我认为他需要重新学习,目前不宜再担任教学工作。”
     短短一句话,却关乎至少三十个家庭的命运。
     其中尤以闫埠贵最为可怜,他不过是被杨厂长视作“不靠谱”
     的军师角色,一朝被贬,前路未卜。
     但谁能顾及这些?犯错者理应付出代价。
     这一严厉处罚的背后,还有一个隐秘考量——平息陈杨的情绪。
     陈杨刚入职没多久,竟已有不少人针对他。其实他的言行并无差错,只因才华出众而遭人妒忌。
     安抚好陈杨,避免他对轧钢厂产生疑虑,这才是关键。
     杨厂长内心已将陈杨视为轧钢厂未来的支柱人物。
     如今对陈杨有了新的评价——“不仅年轻有为,还极具技术实力”。这样的人才,何处可寻?
     之所以迅速解决此事,更因十周年献礼迫在眉睫。
     对于陈杨,后续补偿自会安排妥当。当前任务是确保献礼产品的顺利推出,这关系重大。
     杨厂长坚信,以陈杨的素养,定能理解自己的决定。
     “散会吧。”
     杨厂长让工人先行离开,随后对厂领导说道:“一起去小会议室看看陈杨打磨出的新品,于继海,你也一起来。”
     这个人性格直爽,从神情可以看出他对陈杨极为信赖。
     这正是好事,正可让其成为陈杨团队的一员。
     杨厂长已预见未来,陈杨将带领轧钢厂发展壮大。
     那场景令人向往,连杨厂长自己都沉浸其中。
     工人们听闻要被遣散,纷纷面露不满。
     为何要赶我们走?我们才刚来就想见识新产品。
     为何于继海称国庆献礼产品出自陈杨之手,显得如此不靠谱?
     他从未进过车间,怎可能在技术上胜过于继海?
     难以置信。
     更不愿轻信。
     然而,无人回应他们。
     何雨柱同样好奇,但此时并非他能随意探究之时,只好待回家后再向陈杨询问,这献礼国庆的新品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会议室里,众人都注视着陈杨手中的物品。
     34;大家莫急,不过是个普通兵工铲罢了。34;
     面对众人炙热的眼神,陈杨苦笑解释:34;我只是略作改良。34;
     一旁,于继海附和道:34;小小改动,却意义非凡。此物超越当前军中装备,具体如何,待会试用便知。34;
     34;少费话,快打开瞧瞧。34;
     李主任自然也期待见到新品,尽管它曾从他手中溜走,他虽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如此佳品,实属遗憾。
     功亏一篑,令人扼腕叹息。李主任显然不甘心功败垂成。
     没多久,一把黑色兵工铲亮相众人面前。此铲通体漆黑,形制独特。
第94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