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我不怕你。”
     两人说动手就动手,动作看似随意,实则招招致命,显然经历过实战历练。
     旁边的连排长看到这一幕议论纷纷,有人担心陈杨被冷落,便主动过来搭话:“陈主任,您怎么看这场比试?”
     两人在场上激烈交手,表面看似势均力敌,但陈杨心里明镜似的清楚得很。听见对方提问,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营长胜算或许更大。”
     “营长胜算更大?”
     此话一出,众人皆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武钢与人对战鲜有败绩,若非因伤,如今至少已升至副团级。他的酒量与格斗技巧俱佳,营长实在难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杨竟说营长能赢,这实在令人怀疑。
     有人直言:“陈主任,别的方面你尚可,但格斗与射击从未涉足,恐怕有所欠缺。”
     言下之意直指陈杨能力不足。
     陈杨听罢只是淡然一笑,未作辩解。
     实则,营长一直藏匿实力,故意引诱武钢掉以轻心,伺机反击。
     并非营长阴险,而是他为战胜武钢付出了诸多努力。
     这些努力仅限于基本功,并无特别之处。
     况且,武钢已是军代表,无法如从前般频繁训练,若再落败,岂不失颜面?
     陈杨认为,主动挑战的营长绝不会输给武钢。
     果不其然,十余个回合后,营长瞅准时机,施展黑虎掏心,一击命中武钢。
     武钢万万没想到对方突施冷箭,平日切磋时也未见他使过这般招式。
     “哈哈,大缸子,终究还是你退步了。”
     击败武钢后,营长再度发起攻势,显然这些技巧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时间秘密练习的成果。他连续出招,让武钢措手不及,最终被制住手臂,以一记过肩摔重重摔倒在地。
     34;你居然偷偷修炼!34;
     武钢虽被击倒在地,却未动怒,只是略带玩笑地说:34;这可不公平,完全不留机会给我啊。34;
     34;你以为是谁教我的?我在国外的朋友正研究特种作战的新方法,他们与德军有过实战经验,在近身格斗方面融合多国精髓。我恰好在东北执行任务时加入学习,才掌握了一些皮毛。34;
     营长补充道,曾与德军正面交锋,其格斗技艺独树一帜。尤其在近战领域,结合各国优点并创新改良,将技术引入华夏……而我能学到这些,纯粹是机缘巧合。
     听到这里,武钢起身,身旁的连排长们则震惊地看着陈杨,满脸难以置信。仅仅观察片刻,竟准确判断出比赛结局,这实在令人费解。
     陈杨不是大学生吗?为何如此精通格斗?
     难道武钢所说的34;文武双全34;并非指艺术创作或机械操控,而是货真价实的武艺超群?
     34;你们为什么盯着我看?34;营长疑惑问道,34;陈杨出了什么问题?34;
     刚才……陈杨精准预判了胜负走向。
     所有人都以为武钢会胜,可结果却出乎意料,最终赢得胜利的是最初被众人轻视的营长。
     啊……
     武钢仔细打量着陈杨,心中泛起疑惑:“陈杨,你也懂格斗吗?”
     “我哪里懂这个呢。”
     承认便显得心虚,人家可是沙场上的专业格斗高手,掌握着后世风靡全球的综合格斗技巧。在华夏,这项运动还未普及,陈杨自然不可能了解。
     虽不懂综合格斗,但也不能什么都不懂,否则难以服众。
     总不能仅凭肉眼判断,就妄下结论吧?
     必须找个理由。
     “小时候,村里有个流浪的老头,住在哑巴河桥下的桥洞里,他教了我一些传统……嗯,他说是国术。”
     那里确实住过一个被认为是傻子的人,当时房山的人都这么认为……不过傻子也可能藏龙卧虎,或许只是走火入魔而已。
     傻子可能是高手,无论别人信不信,营长和武钢都听过类似的故事。
     营长向陈杨挑战:“小陈主任,要不要切磋一下?”
     “呀,你怎么突然这样?”
     武钢听到营长的提议,大吃一惊,急忙替陈杨拒绝:“你下手没分寸,要是伤到陈主任怎么办?告诉你,别有这种危险念头。”
    喜欢。
  

第10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