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分,你要努力提升厂里的精神文明建设。”
     “好的。”
     陈杨点头表示明白,接受了杨厂长的指示:“杨厂长,如果没有别的事,我就回去继续工作了。”
     杨厂长挥挥手:“去吧。”
     待陈杨离去后,杨厂长不禁感慨万千。
     陈杨交代完工作后,杨厂长感慨万千。
     自己似乎真的老了。
     陈杨深知,作为领导,不应只顾低头做事,更需抬头看路。这一点,杨厂长虽已察觉,却未深入思索,反倒是陈杨凭借敏锐洞察力,发现了轧钢厂的问题所在。
     自己确实老了,未来的重担应交给陈杨,让他尽情施展才华。
     至于自己?以后再说。
     杨厂长愈发觉得将陈杨调入轧钢厂是明智之举。
     至于今后如何,留待将来。他还能再干几年,等到退休,便让陈杨全面掌管大局。
     “阿嚏!”
     刚到广播站的陈杨不禁打了个喷嚏。
     “杨厂长应该又在背后念叨我了。”
     陈杨坚信凭自身能力可做得更好,但当下并非其施展之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唯有等待!
     陈杨并不在意等待,他有的是时间。同时,他也相信所处的国家值得等待,短短三十年,齐心协力便走过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历程。
     如今……有了自己,陈杨有信心推动国家迈向更高台阶。
     发展得更加迅速!
     这不是陈杨的自负,而是对国家的信心。
     广播站的工作人员换成了五十多岁的男性,解放前已是广播员,如今依然坚守岗位。
     他清楚陈杨是自己的直接上级,但陈杨从未踏足广播站,日常只是播放些新闻,逢年过节才放几首歌,没什么特别的工作。
     再说,广播并非每日都播,时间一长,他也少了那份期待。
     即便如此,他对领导仍保持尊重,领导给予空间,他也乐于接受。
     见到陈杨时,他依旧热情,打招呼道:“陈主任,您有任务交代?”
     “嗯。”
     陈杨认出他是轧钢厂的老唐,便将稿子递给他,嘱咐:“老唐,接下来几天,中午和晚上都要播这份稿子,具体到哪天结束,我会通知你或厂领导会告知。这是任务,务必认真完成。”
     “好!”
     任务来了。
     老唐兴奋不已,接过稿子却没急着看,而是对陈杨保证:“没想到广播站也能接到重要任务,从建厂至今都没发生过。陈主任请放心,我定全力以赴。”
     “好。”
     陈杨点头,“辛苦你了,回头我会让办公室主任给你准备两罐蜂蜜润嗓。”
     该有的关怀,不会少。
     即便只是本职工作,陈杨也会尽力做好,毕竟这是下属,适当奖励理所当然,何况他并未谋取私利,完全合规。
     “多谢陈主任!”
     老唐喜形于色,拍胸脯道:“请您放心,我一定出色完成任务。”
     “好,有需要尽管告诉我。”
     陈杨随即离开广播站,“老唐,先熟悉下稿子,我还有其他事要忙。”
     陈主任起身离开,老唐恭敬地送至门口,“好嘞,您慢走。”
     转身回屋,老唐先给自己倒了杯水,随后拿起那份稿子细细品读。
     稿子的内容让老唐连连赞叹,文笔流畅、构思精妙,令人拍案叫绝。只是其中提到的“匠人精神”
     让他有些困惑,似乎难以完全理解其深意。
     轧钢厂内正进行一项重要决定——挑选七位师傅授予“匠人”
     称号。此事并非秘密,早在杨厂长召集几位分管车间的副厂长商议时,消息便如旋风般席卷全厂。
     毕竟,这关系到个人利益,即便没有额外报酬,这份荣誉本身已极具吸引力。数千名职工中仅选出七人,这是何等荣耀?
     更令人震惊的是,易中海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引发了众怒,质疑声此起彼伏:他凭什么?
    喜欢。
  

第136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