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献给予奖励,最高者可酌情授予官位。”
      “诺。”顾清影领命,他可不去管那些有意见的官员,他倒是觉得南宫寒烟做的很对,有赏有罚,也可以好好管束一下那些奸商。
      “退朝,顾卿,陆卿,胡卿,你们随我到御书房来。”南宫寒烟揉揉眉心,宣布退朝。
      南宫寒烟因为之前的旨意被大臣拖住,于是让三人先行。
      “淮江在发大水,顾卿你还有心思在这里喝茶?”南宫寒烟进了御书房就看到顾清影很没大没小地坐在一边的椅子上喝茶,不禁说道。
      “我这不是正在努力把水喝掉一点吗。”其实顾清影的话也没错,因为盛景皇朝的饮用水基本都是来自于淮江,不过听他这么一说,南宫寒烟倒是没有原来那么没底了。
      “不知顾卿可是有了什么主意?”南宫寒烟希望他能再提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捂脸,外挂可耻啊。】
      “先听听我们榜眼的见解吧,水利这块算是工部的范围。”顾清影很圆润地把球踢给了工部尚书胡烨。
      “因为现在淮江已经泛滥了,冲毁了堤坝,那么我们就应该先救助灾民。我觉得以现在的雨势以及淮江的水流情况,我们应该疏通,而不是一味地堵住河口。不然先不说堵不堵得住,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次被冲开。”胡烨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顾清影点点头,的确,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是用了疏通的方法。
      “臣以为,既然淮江每年到了这种时候都会发生洪灾,那么我们应该从长远打算,尽可能的杜绝这种情况。”陆霄说道,不然每年都是一场大损失啊。
      “我同意叔雅的观点,我们先通过疏通的方法解决这次的灾情,然后从长远打算,争取解决淮江年年泛滥的问题。”顾清影说完,看向南宫寒烟。
      “那么三日后,顾卿和胡卿带人前往江淮水域,救助灾情,同时运送过去十五万石粮食,如果还是不够就向四周的城县调配。”南宫寒烟下旨,“不过关于永久解决的问题一直都有人提出来过,可是一直都没有办法,不知几位爱卿可有好的主意?”
      “臣听闻盛景皇朝的饮用水源基本都是来自淮江及其支流,因此有些地区因为地处偏远,故而常有断水之事发生。臣认为可以将这些江水引往那些地方去。”胡烨的故乡就是一个远离水源的小村子,村里常有断水的情况,每天村里人都要去很远的地方运水,可以说是真正的滴水贵如油。
      “臣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可以修建运河来调度水源,同时修建码头,方便商业的流通,一举多得。”陆霄在来帝都的路上也有过这种感触,虽然不是亲身体会,但是还是希望能尽可能地解决这个问题。
      “嗯,胡卿你亲自监督运河的挖掘,陆卿,你招取这方面的人才并授予官职,让他们进行协助和监督。同时下旨,参加运河建造的人家中可以免一年的赋税和三年的徭役。”南宫寒烟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盛景皇朝风调雨顺的样子,不过他也知道这是急不来的,没个好些年很难造成。
      “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在淮江的上游修建水利工程,在这种水量较大的时候可以贮存江水,而等到夏季干涸的时候,则可以放出来。”顾清影看着几人闪着眼睛看着自己的时候,后悔自己说的太多了,不过这也是造福百姓,积阴德啊,于是就根据自己的了解,告诉了几人前世都江堰的建造原理【原谅某只,因为不是学习水利的,所以也难以说清楚都江堰的建造原理】。
      之后一直到离开御书房,胡烨都用一种崇拜的目光看着顾清影,顾清影觉得自己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早知道就不说了。
      顾清影一边纠结着,一边加快脚步回去,趁着这三天自己要准备好救助灾情的方案,到时候每一分钟都可能是一条人命,容不得任何怠慢。

第44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