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六,秋高气爽。
一大早的皇后就起身了,吩咐宫人为她梳妆更衣。
一把青丝梳成华丽繁复的缕云髻,正中一支九凤鸣音祥云八宝钗,另以赤金与红宝石的簪钗装点,发髻后端一朵赤红缠金丝牡丹,配上正红宫装,长裙迤地,腰上以万福文云带相束,裙身上盛开满了大朵金丝牡丹,配以东珠做蕊,威严中只觉光彩夺目。
大概是今日心情颇好,盛妆之下的皇后,神采飞扬,精心描绘过的眉眼,看上去竟比往日年轻不少,连眼角的细纹都隐约不见了。
只是今日,皇后并没有功夫也没有心情去铜镜前欣赏自己,只是忙不迭的吩咐宫人去御厨房盯着,一定要做几道太子爱吃的饭菜,又不停的差人出去问,太子已经行至何处了。
进进出出的宫人,不停的为皇后带来让她更激动的消息:
“回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已至皇宫门外。”
“回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已与几位大人进入太极殿。”
“回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已单独与圣上去了御书房。”
“回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仍在御书房。”
……
皇后不停的眺望着门外,身边的画眉只讨着笑说:“看把娘娘给盼的,等会儿见着太子殿下了,奴婢一定要告诉殿下,娘娘是有多思念殿下,让殿下清清楚楚的知道娘娘的思子之情!”
这话已是说过两遍了,但仍是让皇后不禁失笑一番,因着马上就要见到太子了,一切烦心事都不在了,心情好得只如同外面的蓝天,万里无云。
她伸出一根手指戳了一下画眉的脸颊,佯怒道:“你可真是越发大胆了,本宫的玩笑话你也敢讲得!”
画眉是个巧心思的,自然看出皇后此刻心情一片大好,做个鬼脸,只逗得皇后面上只越发笑得欢。
终于,又进来一个垂首躬身的宫人,恭敬的行过礼后,对着目露焦急的皇后说出了她等了许久,此刻最想听的话。
“回禀皇后娘娘,圣上吩咐,家宴即将开始,请娘娘先行移驾宝华殿。”
皇后一听,不禁对着身边的连妈妈欣喜一笑。
连妈妈看懂了皇后唇边的笑意,边扶她起身边道:“娘娘可不用忍着了,马上就能见到太子殿下了。”
宝华殿是一处颇为精致小巧的宫殿。自然,它的小巧只是相对太极殿,未央宫之类的,比之一般嫔妃居住的宫殿还是要宽敞不少,因着殿内有一处景致颇好的园子,因而,皇家私宴一般都设在此处。
今日太子归来,皇上下令在宝华殿设宴,也是为太子接风洗尘之意,到场的除了众位皇子公主及其生母之外,并无旁人。
太后因着前日九阳宫失火之事,连日来都心情欠佳,只在自己宫内诚心礼佛,便推了此次宴席。
待皇后下得轿辇,步入殿内时,殿内已是坐了不少人。
她略微扫了一眼,顿时眼中有些不快,待行至台上坐下后,唤来画眉,低声问道:“淑妃惯是个迟到的,其他人都到了,怎的静昭仪还没到?”
画眉瞅了一眼,去门外看了看,又快速回来低声道:“回皇后娘娘,淑妃的轿辇已至门外,静昭仪还未曾看见。”
皇后收起了面上的笑意,这淑妃仗着家势,且昭妍公主是皇上第一个女儿,因此宠爱无边,从来都不曾将她这个皇后放在眼里。如今,这个静昭仪也要学着淑妃了吗?都当她这个皇后是个摆设不成?
皇后不觉捏紧了手,新修起来半寸长的指甲刺的掌心一阵疼痛。
她又松开了手,缓缓吐出几口气,瞟了一眼草草向她行礼后立刻扭腰坐下的淑妃,面上重新笑了起来。
不将她放在眼里又能如何?
见到她一样还是要躬身行礼,能与皇上并坐一起的还是她!她们也不过只是后宫众多妃嫔之一罢了。
更遑论自己的儿子,还是太子,以后,将是承袭天下大统之人,而她,以后将是太后,百年归逝之后,能与皇上葬与一处的,也终将是她!
想到此处,皇后的心情愈发好了起来,特别是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许久未曾见到的儿子,心中的那股盼望,让她忽略了场下的所有人。
正在此时,门外又进来一人。
一袭淡紫繁花长裙,外套一件轻薄的透明金丝纱罩衣,宽大的衣摆上绣着深深浅浅的紫色花纹,三千青丝挽起一些,松松的堆在脑后,另一些垂于胸前。发间斜插一支镂空飞雀衔花金步摇,几朵金丝芙蓉花散于发间。一些发丝悄然垂于嫩白的脸庞边,不点而翠的黛眉,衬着一双含水的目,挺直的鼻下,犹如红月季般鲜嫩的双唇。
正是姗姗来迟的静昭仪!
皇后一见到她,心中突然蹦出一个人影,接着,又蹦出另一个人影。
是的,像!像极了!
静昭仪只是一个小小宫吏的女儿,那年宫中选秀,千百各色各样的美女中,皇上一眼看见了她,直接下台,穿过那么多的可人儿,只直愣着目光走到她面前,伸出手指,勾起她雪白的下巴,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就牵着满面通红的她,直接回了太极宫。
而后,第二天,便有了圣旨,将这名女子封为婕妤,赐号,静。
当时引起后宫一阵纷议,从来没有侍寝过一夜,就被封为婕妤的。
可是,更让人意外的在后面,三天后,她便
第62章 归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