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是,这是为什么啊师父?”
      赵云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问道。
      “子龙,你虽天赋极佳,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世间还有许多比你强的高手,你年少气盛,现在下山很容易吃亏。”
      “何况乱世之中,又岂是只能靠一身武艺就能平定的?”
      “最可怕的不是战争,而是人心、阴谋诡计。”
      这个童渊一看就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不过赵云现在是去意已决,此时不下山,将会错过一大批优秀人才。
      “年轻人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
      赵云冷眉一挑,朗声正色道。
      眼眸中有着说不出的张狂之意,好似对于未来前途有无穷的自信。
      “师父授我武艺,可知何谓“武”?”赵云凝眸问道。
      童渊愣了一下,皱眉道:
      “武者修身也,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即为武。”
      童渊一生都在追求武道巅峰,早年拜入玉真子门下,学到了至上武学。
      后收张绣,张任为入室弟子。
      晚年收赵云为关门弟子。
      一生也算圆满。
      不过他却从未仔细思考过“武”的含义。
      “小了,格局小了。”赵云面带一丝讥笑。
      “以武修身,超越自我,只可救一人。”
      “要救就救万人!”
      “武本为‘止戈之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乱世只能靠仁武来终结,即‘止戈为武也。”
      “止戈为武么……”童渊嘴里喃喃道,反复念叨着这四个字。
      他一生追求武道,却从未想过通过习武而止戈这一层含义。
      “罢了,我说不过你。”
      童渊苦笑了一声,他教导了赵云一生。
      从未想过有一天竟会被沉默寡言的赵云反过来教导一番。
      “你想下山倒也可以,不过需依我一件事。”
      “依得依得,就是一百件也依得。”
      一听能够下山,赵云欣喜地站起身来。
      且不说他要下山去结交天下名士。
      即便不去闯荡,也比呆在这寥无人烟的山上强啊。
      难得来到东汉末年,不去看看这里的风土人貌实在遗憾。
      世界那么大,总该去看看。
      童渊一脸冷漠,负手而立:
      “我之所以反对你现在下山,乃是因为你武功尚不到家,你若于此时下山,光是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便能让你吃上苦头。”
      “本是需你再历练个两年,方可下山。”
      “如今你既执意要下山而去,需在我手上走过一百招,我便放你离开。”
      赵云一愣,童渊说的在理。
      历史上赵云是在公孙瓒与袁绍大战之时,于万军丛中将公孙瓒救出。
      在那时方才展露头角的。
      算算时间的的确确是两年之后。
      说明原本的赵云是在191年才真正将功夫练到了家,而童渊才肯放人。
      自己虽然继承了赵云的记忆,也继承了赵云的武功。
      但他终究是一个现代人,对于这些东西,只听过、没见过。
      现在突然拥有了,一下子还是很不适应。
      原来的赵云此时尚不是童渊的对手。
      而自己能发挥出原身主人七成的实力就不错了。
      如何敢奢求现在能在童渊手底下走过一百招呢?
      看着赵云一脸愁容的样子,童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出声安慰道:
      “子龙不必灰心,你天赋极佳,练习个两年一定能超过为师,现在就安心的留在山上修行吧。”
      童渊笑呵呵地拍了拍赵云的肩膀。
      “师

第2章 何谓“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