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他这话不是自夸,因为放眼整个天下,还没几个人的武勇能胜过赵云。
      贾诩又问:
      “文臣武士之精良,诸侯间麾下可有人能胜过明公之麾下?”
      赵云思考片刻,旋即摇了摇头。
      “未有也。”
      虽然此时赵云手上的人才并不多。
      但他也是武有许褚、秦琼、张辽等一流武将。
      谋士也有像贾诩、徐庶这样的超一流谋士。
      即便是貂蝉,也有着90的智力,同样能跻身一流谋士行列。
      综合看来,诸侯间麾下没有任何人比得上自己。
      贾诩继续问道:
      “既然众诸侯能力不如明公,麾下人才亦不如明公。”
      “奈何明公却只能为其他诸侯做先锋,任由他们驱使呢?”
      赵云怔住,厉声回道:
      “只因赵云职位微小,不能撼动他路诸侯。”
      “能与他们平起平坐,已是幸。”
      贾诩这才得意一笑,道:
      “是也,明公比之众路诸侯所缺的,无非就是自己的地盘,还有兵马罢了。”
      “这洛阳地广人丰,物产丰富,若能得此地的财富何愁霸业不成?”
      “想必主公此时已经拿到了董卓留下的那数千车金银缎匹了吧?”
      赵云恍然悟,原来这都是贾诩算计好的。
      他知道自己肯定不会将屠刀伸向百姓,便借董卓之手掳掠洛阳财富。
      由他来背上这恶名。
      然后再由自己来接手。
      赵云心中虽是明了,但还是不能认同贾诩火烧洛阳的作法。
      “虽然我现在的确需要一笔招兵买马的财富,但不代表需要通过掳掠百姓的方式来得到。”
      “洛阳遭此一劫,二十年之内不能恢复。”
      “而这笔财富旦夕便可使尽,是得是失想必先生心里也该明白。”
      “这种作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贾诩听罢,没有感到愧疚,反而沾沾自喜道:
      “明公说的有理。”
      “只是明公基业在北方,将来必定是要在北方奠定局的。”
      “而洛阳这样的富饶之地,总不能留给其他诸侯占着吧?”
      赵云斥道: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防止其他诸侯发展,那干脆把汉所有的城池都烧了。”
      “这样诸侯们就都不能相互攻并了,天下势可立定也。”
      “岂不更好?”
      贾诩哑然,没想到赵云对此事会如此的耿耿于怀。
      “明公我……”
      贾诩还待开口解释,赵云却是长叹了口气,打断他道:
      “贾文和,我知道你腹有良谋。”
      “但你的谋略不应该一味为了结果而不顾后果。”
      “你需要知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我们能有立身之所,全赖百姓所赐。”
      “假如将来华夏之地每一都残破不堪了,那么外族必定会趁虚而入,我汉人同胞将只能任人宰割。”
      他又想起了五胡乱华时期。
      真是悲哀。
      当时的中华地刚刚经历了三国争斗,人才已经全部打空。
      已经找不出一个人才能够抵御外族了。
      “两脚羊”也成了汉人永远的耻辱。
      “良谋应该用在对付外族身上,而不该使我汉人同胞遭此劫啊。”
      百姓才是第一生产力,人口在乱世之中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它代表着兵源和粮草。
      而洛阳经此一劫,不知道要流失多少人口。
      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够恢复。

第140章 训斥贾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