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个小小的身影,下人刚刚掀开帘子,就扑到了桌前,一个没有刹住脚,差点撞到桌子,吓得何夫人心肝宝贝的叫了半天,年儿笑嘻嘻的挨着母亲坐了下来。
被他这么一闹,何大人再想的认真也都清醒了。他一脸愠色的看着这个儿子,低声吼道:“年纪小小,却让一桌大人等你,成何体统,哪儿有尊卑,夫子平日里就是这么教你的么?”
年儿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在了脸上,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后退两步,恭敬的行礼,说道:“父亲说的有理,是年儿的不对。在书房里写字有些入迷,一时忘了时辰,害得父亲母亲,姨丈姨母等候。年儿以后再也不敢了。”
他小小年纪,说出的话却是有礼有节,何大人再也说不出什么,只是冷着脸哼了一声,不再讲话。倒是何夫人,心疼坏了,瞪了一眼自己的夫君,忙拉着年儿的手,低声哄着什么,把他拉到座位上坐好。
一家人讲了几句客气话,便开始用餐。最初还有些拘谨,喝了两口酒后,大家逐渐放松了起来,气氛也开始活络了。曾侯爷有心想问一下何大人关于他留在京城里的事情,却被曾夫人用眼神制止了。他们刚来,若是此时便要开口,未免显得太心急了些。
曾侯爷如何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索性将事情放下,专心吃饭喝酒。他本就是个妙人儿,记性极好,那些古籍书上的故事看过便再也不会忘记。再加上舌灿莲花,时不时的吐出些机智的妙语,逗得一桌人都很是开心。就连何大人,都一时忘记了烦恼,喝着小酒,微微醺然,听着曾侯爷讲那些奇闻异事,脸上也显出丝丝笑意。小小的年儿更是听的专心,连饭都忘记吃了,一会儿吃惊的瞪大了眼睛,一会儿又捏紧了小拳头,一会儿又长长的舒了口气,倒比听夫子讲课的时候还专心些。
酒已过三巡,何夫人突然想起来一事,问道:“之前接到妹妹的信,说是因为病在路上耽搁了,不知道现在病情如何了?”
曾夫人淡淡一笑,说:“那个时候因为病在路上停了好多天,怕姐姐担心,这才写信告知。后来遇到个高人,我连吃了几副药,这才慢慢好了起来。”
“能让你吃药?这大夫倒是个奇人啊!”何夫人惊讶的挑了挑眉毛。她这个妹妹,从小是最怕吃药的,那个时候父亲找了多少大夫都没用,病得急了也是几个人硬生生塞进去的。如今看她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倒不像是被人逼迫吃药的。
曾夫人这才将云芙瑶自制药丸的事情讲了,在座的人,包括年儿都有些不可置信。一个女子,竟然能解决那么多名医都束手无策的事情!正好曾夫人身边还带有些药丸,就取出一粒给众人看看,年儿也凑过去细细的瞧了。圆滚滚,带着漂亮的颜色,泛着光泽,若是不说,还真的猜不出来竟是药丸。
看年儿感兴趣,曾夫人又轻轻一笑,说:“这药吃起来还是甜的呢!”
一听这话,年儿更是眼前一亮,回头瞧了一眼母亲。知子莫若母,何夫人如何会不了解年儿那点小小的心思。
自年儿幼时开始,每年的春天,草长莺飞,正是适合春游的季节。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一年新的开始,是青青的草,绽放的花,湛蓝的天,漂浮的云。可对年儿来说,却是痛苦的季节。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年儿身上总会莫名其妙的起一身的红疙瘩,又痒又痛,抓个不停,有时候用力过大,疙瘩抓破了,更是流出黄色的粘液,很是怕人。严重的时候,嗓子连话都说不出来。因此,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年儿就要喝大量的苦药,整日躲在屋子里不能出来,比那坐牢的人还要痛苦些。
第一百九十四章 手艺重出江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