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是!”
王妃也含泪抱着女儿纪晓曼,默默流泪。
颐典等送荣王夫妇出城后返回,回到公主府,对众夫人道:“还有几天时间,我好好陪陪你们。我走以后大娘子帮我照顾好她们,不要担心!”
公主走过来,眼泪婆娑,“相公,妾身还没有身孕呢,你走了叫妾身怎么办!”
颐典笑着说:“那这几日我就卖卖力气,给你们种上。都来吧,及时行乐,珍惜大好时光!”
接下来的几天,颐典晚上陪着众夫人,白天紧张忙碌着准备兵马粮草。出征之日很快来临,颐典在一众娇娘的服侍下仔细披好战甲,一一为妻妾吻去泪痕,“都不要送了,在家等我好消息!”
说完头也不回地大踏步出门而去,罗胜、余秋燕随即跟在身后。
来到御林军右营府衙,所有军士都已经准备好。即将参战的东来骏、王洪、吕耀祖、呼延豹、李明章、陈子水、邓禹、刘岱、诸葛轶群、薛进、司徒山、鲁定安、李福义、司马唐、杨盾也都披好了战甲等候出征,只留下文左图和百余名军士照看御林军府。陈子水是在私斗场大火中死去的陈子照二弟,在其兄长死后皇上加以抚恤时提拔了他,继承兄长之位。
东来骏登上点将台,巍然肃穆,“众将听令!张副统领率领丙营、辛营、己营九千人为前部先锋,司徒山、薛进为副先锋。王洪及其余将领率领甲、丁、庚、辰、乙、戊、壬营两万一千人随本将出征,出发!
司徒山、薛进立即带兵跟上颐典领军出发,浩浩荡荡而去。到城门外,皇帝及文武百官前来送行。皇上久久望着军士们一张张还有些稚嫩的面庞,默然不语,最终在李政的提醒下才说:“众位将士,朕等你们凯旋归来!杀!”
“杀!杀!杀!杀!……”
“出发!”李政出人意料地大喝一声,隐约已经有了死志。
颐典和司徒山、薛进领兵在前,左海龙领军在后,李政、东来骏、马占峰等人居中,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边关。十五万军,五万骑兵,颐典领九千,其余都是步兵。
路上,颐典让司徒山、薛进、郎健、骆明、龙太平等人不断指点军士行军要领,检查马掌铁是否齐全,武器是否齐备,每一个细微的事项都不放过,更亲自为士兵治病。连续行军十日,颐典所领前锋军还算整肃,但后面跟随的大军都已经露出了疲态,队伍散乱。颐典无权干涉,只好做好自己该做的,尽最大努力让更多的军士能活下来。
三日后,大军途径平朔城抵近临平城,距离边关重镇云陀城尚有三百余里时,便见到败退的军兵零零散散拖沓溃退,很多人手里连件兵器都没了,即使有也用做了拐棍。颐典让士兵拦住后叫过来问道:“你们是哪一只队伍?”
几个兵勇答道:“我们是鲍照雄将军属下,被打散了。”
颐典闻听是三师兄的兵,急切问道:“鲍将军在何处?”
士兵答道:“鲍将军在殿后,怕是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颐典大急,喝道:“带路,去找鲍将军!”
几个士兵不敢违逆,扭转身在前带路。行走了一个时辰多一些,路上的溃兵越来越多,颐典下令将散兵聚集起来继续行军。
又走了半个时辰,前方尘土飞扬,一众败军惶惶向颐典方向而来。后者停下,等对方来到跟前,看了对方一眼,颐典立即下马跑过去,“三师兄!四师兄!”
对方马上的两位将军正是鲍照雄、鲍照杰兄弟,都是须髯浓密、身形魁梧的大汉。两人愣了一下,也下马迎上来。
三个兄弟抱在一起,泪流满面。鲍氏兄弟满是鲜血、尘土,身上带伤,鲍照杰先问道:“五弟!你怎么来了?你是先锋?”
“是啊!兵部尚书李政将军为主帅,统帅十五万兵前来救急。战况如何?”颐典问。
鲍照雄叹口气道:“赤狄势大,十万大军寇边,五万骑兵,五万步兵,而我们附近只有骑兵七千多人,其余都是步兵,根本挡不住。三万人一路连退数百里,如今为兄手里只剩下三千来人,石将军和我们也失散了,不知现在是死是活。”
“现在赤狄兵到哪儿了?”颐典问。
鲍照杰答道:“他们占了临平,还没有追来,不过等他们抢掠完了就该追来了。好在老百姓都疏散到山里,否则不知有多少无辜百姓生灵涂炭。”
“三哥四哥随我到中军请示李政大人是否出战吧。”
颐典和两位师兄上马赶向中军,兄弟二人见到后面有些散乱的军士不住摇头,这哪是来打仗的,分明是来引颈就戮的。
第63章 兵凶战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