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拿下十八燕子坞,而本将只用了三个月,高下立判,跟着他不会有好结果。骆明,给他们松绑,让他们都滚蛋吧。”
“将军,怎么能放了他们?”郎健故意反对道。
“打内战算什么本事,兵不血刃最好,放人!”
“将军,我们愿意投降!”魏勇此时忽然抬起头道。
“好!”颐典走过去亲自为四人松绑。
魏勇等四人感激地看着颐典,前者开口道:“素闻将军神勇,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说老实话,刚开始末将都没敢出去。后来见将军越过了鞠城才敢去追,没想到将军不只神勇,计谋也厉害!将军不滥杀,比杨世恒强多了。杨世恒命令我们,如果战败了就不要回来了,这样的主子很难让人心服!”
颐典笑道:“他不懂民心,更不懂将士们心里是怎么想的,眼里只有他的皇位。天下百姓需要安定太平,人心思定,希望战争尽早结束!郎健,传布消息,就说凡是愿意投降者太子殿下都会重用。若有投降之后反复者,杀无赦!”
“是!”
“将军,末将请出战!”魏勇请战。
“好!带上剩下的四千多人,收复大井城!”
“是!”
“郎健,传递消息给诸葛将军,让他派人来收拾残局。”
“是!”
随后,魏勇带李昌、朱立、刘白榆及四千军杀向大井城,颐典携带够一月粮草在后跟随。大井城守将为林荣,城中有三千人防守,本无战意,见到魏勇反叛而且后面还跟着大队的骑兵,不做抵抗便率众投降。进城之后,颐典对一脸讨好形象的林荣印象不佳而没用他,只留他继续守城。
与此同时,宋兰宁带军攻下太保城,项然带兵攻下沙城,纪楚南率军攻下迁城,四军几乎齐头并进,谁也不甘示弱。薛进、诸葛轶群二人在后面负责搜罗粮草、打制军械、安定百姓。杨世恒和杨世安先后向各地发布了讨逆檄文,公告天下,号召有识之士共同讨逆,但各地除了周华章所在的太康城宣布归顺太子杨世安外,其余各地都没发声,还在观望。有些地方军表面上答应伪朝廷共同讨逆,但却迟迟不派兵。
颐典经过打探得知,驻扎在东梁城的二十七万大军统帅为杨世恒新封的骠骑大将军孟洪生、镇卫大将军高翔。孟洪生此前为天营统领,高翔此前只是天营校尉。不过,高翔的号召力还是有的,毕竟他的爷爷高览曾是太祖麾下战将。
在二十七万大军逼近之前,颐典连下鞠城、大井城、紫星城、陌城,得两万三千降兵,其中骑兵五千。与此同时,宋兰宁夺取酚城、太保城、衮城、红芋城、密城,起初的两万七千人已经猛增到六万七千人,其中骑兵两万余。
同一时间,纪楚南和项然两军进展更快,前者没能劝降南山豹,最终还是用了颐典的办法,只不过是换了地方。纪楚南派出李青虹、苏清河、朱希仁、王铁笛、周耽等人潜入虞幕城,成功刺杀南山豹。虞幕城驻军大乱,被纪楚南兵不血刃收归己有,兵力猛增到七万人。
项然也连下沙城、镇鼎城、惠城,将颐典一路军和纪楚南一路军中间的缝隙补上,兵力增加到五万人。
到此为止,各军才开始遇到硬仗,颐典和宋兰宁与孟洪生率领的大军接敌了。
颐典这边,高翔、何万秀两人各率领七万大军夹攻而来,高翔从大水城、何万秀从应山城两路进兵,威压扑面。
第163章 齐头并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