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绕城混战[2/2页]

玄阳御天记 漱溪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樊林点头,对身后的将领吩咐道:“李俊、秦炎和本将各带三千多人,分头袭扰!”
      分配完毕,颐典带着郑果刚、韩盛、马卫东,樊林带着李俊、秦炎,分头杀向围城的伪朝廷军。颐典还是只杀步兵,五路骑兵不断撕咬着围城的伪朝廷军。高翔分兵,让四万骑兵去追剿讨逆军骑兵,自己则率领不到六万人攻城。
      五路军你来我往,到处乱跑,不断偷袭。高翔又将四万骑兵分为四份,各守一座城门。
      颐典见状派出传令兵,将所有骑兵汇集到一起,突然攻向高翔所在的南门。一阵砍杀之后又遁去。如此反复,时而分兵,时而汇集,战事越来越焦灼,双方渐渐露出疲态。
      与此同时,宋兰宁带兵接连袭扰东梁城,使东梁城留守的二十余万大军无法分兵增援余城。
      战事进展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有结果。颐典无法撤兵,因为何万秀统领的两万多人还在城里面被围着。思虑之后,颐典决定将决战之地选在余城!他派人传令给宋兰宁,让他连夜悄悄赶往余城,留下一部分人迷惑东梁城守军。
      两天后的夜里,宋兰宁带领十万兵赶到,颐典立即让他投入到对围困余城的伪朝廷军的攻击中。他又派韩盛、马卫东带五百人在余城和东梁城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切断双方通联,然后连续不断地将全部军力都投入到围攻围城的伪朝廷军上。十五万大军对阵十万敌军,因为宋兰宁带来的是生力军,很快将伪朝廷军击溃,高翔带领大军向东梁城溃退。颐典将附近能在短时间内调集的所有六万骑兵汇集到一起,带领宋兰宁及诸位将领紧追不舍,步兵则交给呼延豹在后面追来。
      一路追赶,直奔东梁城。路上的步兵大都被杀掉、迫降甚至四散奔逃,只剩下三万多骑兵逃向东梁城。全部朝廷大军都退入了东梁城,颐典一面派人四处收集粮草、散兵,一面围住东梁城。现在颐典手中有二十二万多人,而伪朝廷军是二十七万,他需要更多的兵力围城,否则根本困不住!
      讨逆军在周围收集了一万多人,太子又给颐典挤出三万人,加在一起二十六万人,基本势均力敌。但与此同时朝廷也紧急调来五万人增援,颐典得知情况后,决定与朝廷大军在此尽快决战,因此他将所有将领都召集到一起。现有的将领有:张颐典、宋兰宁、薛进、呼延豹、诸葛轶群、司徒山、文左图、黄公辅、齐横、杜刚、万周、陆川、樊林、罗胜、郎健、骆明、韩盛、马卫东、杨汉、孙定、胡宁、陈吉顺、朱子良、西门伯、权康、魏勇、李昌、朱立、刘白榆、何万秀、胡良、张牧、刘锐、常子义、李弘、王金、赵环、李俊、秦炎、栾奉义、曹广、薛长英、郑绍振、罗允、李天泰、常遇达、吴长和,其中郑绍振、罗允、李天泰、常遇达、吴长和为宋兰宁收纳的降将。
      颐典见众将都到了,开言道:“据报,朝廷又搜罗了五万兵力赶来,正在路上。这样的话,朝廷有三十二万人,而我们有二十六万人,但我们的军士战斗力比他们高,因此现在勉强算是势均力敌。这些援军到来之后,孟洪生和高翔很可能不再按兵不动,可能主动出击。因此,我打算在此与之决战,争取一战定乾坤!虽然是决战,但也不能蛮打,还要有策略。本将初步的想法是,派一位将领率五千骑兵悄然杀向敌军后方,破坏粮道、想办法抢夺烧毁其粮草,在敌军背后搞事,必要的时候杀向京城方向。其余人在东梁城外山中安营扎寨,与之对峙,寻机破敌。各位将领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吧。”

第166章 绕城混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