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1章 收服匪首[1/2页]

玄阳御天记 漱溪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还说它作甚!哎!”傅海青闭目不再言。
      “不然!遥想当年,傅家满门忠良,傅兄弟似不是悖逆之人。若不是特殊原因,你应该不会背叛。你我当年也是旧识,我痴长你一岁,为兄不希望傅兄弟就这样沉沦下去。鲁王与我乃忘年交,若是为兄求情,而傅兄弟坦然相告的话,你或许有一线生机!”
      傅海青仰望天空,长叹一声道:“小弟非贪生怕死之辈,生或死亦无关紧要。既然卫国公相询,小弟说了便是。当年,家父阵亡。你也知道,家父一向看不上太祖身边的谋臣彦师古,认为他虽有谋略,但却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辈。小弟耳濡目染,也继承了家父观点,在他老人家过世之后对彦师古不假辞色。后来此人对小弟多有迫害,屡进谗言,皇上也开始猜疑小弟。无奈之下,小弟只得出走。颠沛流离了几年后被夫人发现,他赏识小弟的才华,聘请小弟入山。只可惜,山中之人,多半匪类,不足成事。多年经营之下,也算搜罗了一些人才,却无奈天下已经稳固,很难再有机会。如今又出了鲁王这样能征惯战的将领镇守于安定城,五宫山前途渺茫,不得不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起事。小弟恐怕是没有机会见到他们的结局,临死之前也只能盼他们好运了。”
      听完他的话,颐典冷哼一声道:“是非不明,忠奸不分,顽固不化!你觉得五宫山有机会吗?天下大势,自古以来皆有定数。其一,凡是一朝历经二世而不败亡者,皆能长久。其二,历朝历代皆有前朝余孽,你见到哪一个成事了?其三,天下安定,民心所向,且朝政得宜,尔等逆民心胡作非为,定然失败。其四,五宫山匪类,人员混杂,多不肖之徒,流寇居多,江湖败类亦不在少数。你们唯一的优势不过是占据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山林而已,出了山林,你们毫无优势可言,而在山林之中也只不过使你们幸免于被彻底清缴而已,毫无成事可能!你见过哪个朝代建朝之初流寇能够侥幸推翻一个王朝成就大业了?你,傅海青,枉为良将,连这一点都看不透,还敢做成就不朽功业的春秋大梦,既没有才识,又没有眼光,愚蠢之极!”
      他的一番训斥,让傅海青铁青着脸怒视着他,很久才说道:“即便如此,恐怕鲁王也不能奈何五宫山吧?山林之中,用兵不利,朝廷哪一次清缴成功了?”
      颐典哈哈笑道:“本王有一策略,正打算实施,不妨说出来给傅将军听听。本王打算围着五宫山匪巢附近砍伐树木,没事的时候点点火放放烟,时不时袭扰,驻军困死。老子不费一兵一卒,可以活活饿死你们!傅将军觉得本王此计如何?以往你们遇到的不过是庸才来围剿,今次遇到了本王,而且皇上准许我长期驻扎,你们的气运也该到此为止了!”
      傅海青默然,许久才叹息一声道:“老夫一直担心有人这么做,也一直在庆幸没人这么做,却没想到鲁王想到了,而且还是带兵围剿之人,看来五宫山气运已终。老夫没什么可说的了,鲁王发落吧!”说完闭上了眼睛。
      颐典有点儿头痛,他不想杀这个人,他说:“杀你很容易,但本王觉得还是应该给你个机会。一个人不幸犯错,总要有人给他改过的机会才算仁至义尽。你可以将五宫山的兵力布置、防守情势、山中有哪些人、跟随你来的这些都是什么人交待出来,然后就可以走了。”
      傅海青听完,正在犹豫,外面忽然跑来了青阳子,远远就嚷嚷道:“五哥,王府里怎么样了?”
      颐典笑道:“没事,六弟放心吧!”
      青阳子来到近前,看到了傅海青,“这是谁?你们抓的?”
      “对!五宫山土宫首领傅海青。城里情况如何?”
      “啊!正要和你说呢,各位将军在城中抓了三百余人,但有几个高手跑了。”
      “嗯,跑就跑了吧,很正常。还有别的事吗?”
      “樊林让小弟问你是否要派兵追击城外的匪寇?”
      颐典一听立即大骂道:“奶奶的,这事儿还要问我,等老子的命令传过去他们早就跑没影了!这个笨蛋,老子还以

第211章 收服匪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