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典见最后一小片炸雷即将爆炸,立即大吼:“杀!宰了侯君奇,赏金千两!”
五千余悍将精兵杀向朝廷大军,而且都是骑兵,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颐典为了尽可能地消耗朝廷大军的兵力,玩了命地带着虎卫营、玄武卫、众高手砍杀。他甚至没有冲向侯君奇,因为他明白这小子身边肯定有很多高手保护,杀他几乎没可能。
颐典带军在朝廷大军阵中来去如风冲杀穿插,将朝廷大军冲散,刀剑辉映闪烁寒光收割着敌酋头颅。
朝廷大军骑兵损伤惨重,战马受惊乱窜,很难对鲁王府军构成威胁,步兵面对骑兵只是待宰羔羊,早已经抱头鼠窜。侯君奇远远看着在大军中肆意屠杀的鲁军,脸色阴沉,终还是不甘心中咬着牙下令:“撤!”
颐典见朝廷大军要撤,立即一边冲杀一边大吼:“投降不杀!”随即又杀向侯君奇,他的目的很简单,他要让侯君奇舍下其他人跑路,否则敌方损耗的兵力肯定不会太多。
此时侯君奇的身边有一千左右的骑兵,其中当然有大量高手。他见颐典向他杀来,聪明地临机决断,迎向鲁军。因为他明白,一旦他退了,朝廷大军慑于颐典往日的威名很可能会有大量军士投降,何况很多军士都曾追随过鲁王。
颐典见他迎上来,大喜,在即将接近的时候忽然大吼:“霹雳弹!”
鲁军手中的霹雳弹立即扔向正在马上挥舞着宝剑冲向己方的侯君奇等人。侯君奇瞳孔瞬间放大,急忙弹起,跃离马背,其他跟随高手也随之跃起。
五百玄武卫扔出五百霹雳弹落入一千骑兵身上,轰隆隆的爆炸声再次响起,人仰马翻之局再次赏赐给侯君奇。
颐典继续挥兵追杀,带领各位高手和玄武卫直奔侯君奇。
这下侯君奇不得不跑了,他深深看了一眼正在马上挥刀凶猛砍杀的颐典,怀着恨意带着剩余不多的数百骑兵逃离战场。
见他跑了,颐典追了五六里之后便兜了个圈子翻身回来继续收拾朝廷大军。
被舍弃的朝廷大军见鲁王带军又回来了,纷纷哭爹喊娘四散奔逃,颐典下令军士大喊投降不杀,立即有大量军士弃械投降,但还是有很多人逃跑。鲁军兵力少,无法制止,只能得到多少是多少了。好在郎健不放心率军赶来,将俘获的近十万大军带回了午城,颐典更是让他收拢所有能抓到的骑兵、马匹,尽可能削弱朝廷大军的实力。
最终,这一仗出其不意,俘获十万军兵,完好马匹近万,器械无算,鲁军彻底翻转了兵力劣势。颐典所率鲁王府军此刻拥兵二十五万,而侯君奇则只剩下了十五万多,更惨的是骑兵几乎损失殆尽。
颐典暗自庆幸,若不是侯君奇太过自信,这样拙劣的埋伏肯定不会奏效。如果侯君奇事先派骑兵四出打探恐怕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他败这一场,不只是因为太自信,还是因为颐典只有十五万兵力,常规情况下不可能设伏。这一场胜仗,他再一次侥幸获胜。
俘获的十万大军,颐典将他们集中到午城校场内,高声对他们喊道:“兄弟们,很不幸,因为本王你们再次陷入战争中,再次告别妻儿、爹娘在外征战,抛头颅,洒热血!本王在此向你们致歉!本王从来没想过要造反,只想在安定城安度此生。但皇上不信任我这个姐夫,却信任小人。本王带军去剿灭晏王,皇上却不供应粮草,即使供应也是处处刁难掣肘。我若造反,何必等到现在?又何必龟缩在安定城不出来?在晏王造反的时候起兵不是更好吗?朝廷奸臣当道,皇上亲近小人,抛弃贤臣,大兴武林妖风,祸乱苍生!难道作为一个臣子就要眼睁睁看着天下陷入分崩离析而只顾愚忠阿谀拍马吗?难道我呕心沥血帮助皇上登上皇位就是为了狗皇帝翻过身来猜忌我吗?各位兄弟可以到本王治下的州县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他们是不是生活富足太平,看一看他们是否被强行逼迫缴纳军饷粮草,看一看七十老者是否有肉吃,看一看有没有饿殍遍野的人间惨象??????”
“鲁王万岁!鲁王万岁!??????”军士中有曾追随颐典的,带头呼喊。
第319章 炸炮发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