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旁的军士去通知鲁军后,两人走入了城守府。进入府中坐定后,林济堂问道:“王爷在打下丹乌城后如何打算?”
颐典想了想道:“什么都不想干了,回安定城继续做我的自在王爷,剩下的活儿让宋国公去干吧,我为他提供一切军备。”
“难道王爷不想争天下吗?”
“不想,做皇上有什么好?我宁愿回到山林之中笑傲江湖也不愿意做官。不过,还要灭掉火神教才行。林将军若想建功立业,本王可以向宋国公推荐将军。”
林济堂拱拱手道:“那就麻烦王爷了。说实话,末将对魏王失望透顶,毫无战略眼光,又生存在夹缝中,还不如早点儿投降算了。”
“是啊,魏王的位置是最不好的。很不幸,他夹在我们两兄弟之间。”
“王爷和宋国公是兄弟?”
“对,结义兄弟。他也是我大舅哥,我娶了他妹妹。”
“难怪!要是我知道你们是这种关系,恐怕我也不相信你们会闹翻。”
“可还是有人信啊!在争夺天下的事上,亲兄弟又如何呢?”
“确乎如此!王爷,下官请求亲自率兵去攻打尹城,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闻听林济堂要带兵取城,颐典高兴道:“好啊!你这里有两万兵马,用不用我再给你添兵?”
“不用了,罗凤和是个废物,魏王任人唯亲,下面的人都已经很失望了。”
“王侯之家多是如此,不奇怪。”
“那末将这就点兵前去如何?”
“好,事不宜迟,还是早一点儿打下丹乌城好一些,免得夜长梦多。”
“好,等樊将军来了末将就走。”
颐典笑道:“如果你想现在去也可以,我一点儿也不担心你转过身来把我拘禁在这里。”
林济堂爽朗笑道:“难怪宋国公能和王爷相交如此,王爷真是胸怀坦荡之人。好,末将这就带兵去取尹城。”
说完,林济堂出门而去。颐典在他离开后也走出去,悠闲地坐在城墙上等着樊林等人。城墙上不多的守军都好奇地看着鲁王,暗中佩服他的大胆。
很快,樊林率领十二万鲁军到来,进驻汝城。在城墙上见到颐典,樊林问道:“林济堂呢?”
“去取尹城去了。”
“什么?王爷是怎么劝降他的?”
“我对他说如果他不投降我就把这里围着,直到他饿死为止。”
后面的韩盛哈哈笑道:“王爷,真有你的!”
韩定天也笑骂道:“这小子鬼着呢。”
柳贯岩看着汝城内已经恢复如常的街市问道:“接下来我们做什么?打丹乌城?”
颐典也看着虽算不上繁华但至少太平安宁的汝城道:“嗯,留下一员偏将和一千人守城维持秩序就可以了,我们继续北上。”
樊林也不用颐典吩咐他,立即去找来一个千夫长,留下一千兵后随后者带着鲁军继续北上。
还未抵达尹城,林济堂就已经取下了城池。罗凤和见林济堂投降了鲁王,慑于林济堂的威名,吓得弃城而去。林济堂也懒得追他,便在尹城等鲁王。颐典抵达尹城之后,赏赐了将士们,留下一千人守城,兵发丹乌城。
此时宋兰宁已经攻下渑城,正在进攻安城。颐典派林济堂、韩盛率领本部两万人马前去协助宋兰宁攻城。他所以安排韩盛和他一起去是怕林济堂与宋兰宁不识引起误会。
二人带兵赶到安城下见到宋兰宁时,后者大喜,再次发动攻城,终于在两个时辰之后攻下安城。颐典抵达丹乌城城下后,派樊林、马卫东二人各率领五千人堵截偃城、孟城方向的援军,其余兵力则陈兵丹乌城城下。不久,宋兰宁率军抵达,两方兵合一处,将丹乌城团团围住。
第382章 兵不血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