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变化的确很大,可谓翻江倒海。自从人世间大部分人得知人是可以长生可以成仙之后,从一开始的茫然失措混乱不堪到现在有了眉目、仙门开启之日临近,人世经历了太多苦难,希望从现在开始一切开始有序吧!”李庚感慨道。
“阿弥陀佛!人世苦,惟有大智大勇大慧者方能超脱尘世。张施主乃这一个千年里挑动仙道的核心人物,必将翻开灿烂的一页,令世人惊叹!”妙空和尚亦有感慨。
宋兰宁苦笑,“有时候我很不甘,为何在五弟面前总是低一头,而且在他那吃了几次败仗。现在看来,一切皆有定数,天意难违啊!”
众人都在感慨,反倒是颐典,心里空荡荡的,什么都不愿去想,只是茫然赶路,在命运的长途上不由自主。
几日后,他们赶到青陀山,这个青阳子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沿着林荫遮蔽的山路拾级而上,众人没有腾空纵跃,而是享受着一级级攀登山岭之乐。成仙,是摆脱人世的种种束缚,但对他们而言,这样的束缚有时候也值得眷恋。最无能的凡人,感受到最真切的苦难。
来到半山腰时,无极上人,一位黑色道袍、一脸悲苦的老者带着一群道士迎下山来。
青阳子紧赶几步上前跪拜,“徒儿叩见师父!”
颐典、宋兰宁也上前施礼,“晚辈见过前辈!”
无极上人赶忙将颐典、宋兰宁搀起,“二位不必多礼,徒儿也起来吧!”
胡家后辈胡崇、胡赞、胡钦、胡钧、胡越也上前施礼,其他人则抱拳见过,无极上人则上前施礼,毕竟他们的辈分比无极上人还高得多。
“无极道兄,山上有人来否?”胡子度很客气问。
“回前辈,姜家四位老祖已到!”无极上人恭谨答道。
颐典想起了姜家四老当年在京城时的种种表现,不知这四位如何看待姜绰与自己的恩怨,更不知能否再见到姜绰及其一众和鲁门门人恩怨纠缠的追随者。
众人一边走一边谈,青阳子为颐典介绍了山门中的几位师兄弟。青阳子年纪不大,但是无极上人的关门弟子,因此有几位师侄都比他大。无极上人只收了三个徒弟,分别是赤焰子、凌云子和青阳子。赤焰子是个红色脸堂的大汉,一身粗豪江湖气;凌云子潇洒飘逸,颇有道家风范,在青阳子多年不归后也成为掌门人继任者。
“看来小徒没白跟鲁王在江湖上闯荡,如今青阳子已经超过我这个做师父的了!”无极上人感叹道,他现在只有三百余年功力,而青阳子已经有七八百年功力,修炼进度十分骇人。
凌虚子拉着青阳子的手道:“要不师兄把掌门之位让给你吧?”
青阳子笑道:“小弟闲散惯了,哪做得掌门。”
赤焰子问:“为何师弟提升这么快?”
青阳子郑重道:“功力在战斗中提升才能更快!小弟在鲁门,时常与不同高手切磋,甚至被各位前辈锤炼,领悟自然也多。鲁门最有朝气的地方就是门人有旺盛的战斗欲望,每一日都在精进,生怕被落下。”
无极上人叹息道:“终日守在山门中,虽然心境安宁,但却远离了人世,不经历练终难成大器。赤焰、凌云,你们两个,还有其他想下山的,都可以下山去了,守着空山,难成大道啊!当年鲁王的师父杜云清兄曾带年幼的鲁王来青陀山闲游,那时他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孩童,而今却已经名震江湖声名远播多年。二十来年战阵征伐,成就不朽功业,可感可叹!”
赤焰子、凌虚子等人闻听也都心潮澎湃,跃跃欲试。尤其是在青阳子的刺激下,他们更渴望到江湖中历练。
众人来到山顶凌虚观时,姜家四老迎出来,仍是当年旧模样,仍在唠唠叨叨、喋喋不休。
“小子不赖呀!都快三千年功力了,再非当日毛头小子了!”姜逍遥拍着颐典的肩膀说。
“不错,后生可畏!”姜自在说。
“小小年纪不简单!”姜随意附和。
“初生牛犊不怕虎!”姜随意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句。
“老四!你用词不当了啊!”姜逍遥训斥道。
颐典是心里憋不住事儿的人,忍不住问道:“太祖皇帝没来吗?”
第718章 赴会路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