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夫人,自然叫引到了最前头去坐着。
男客在另一侧,时下倒没许多男女不同席的风气,中间并没设帘幕,只是间隔有些远,瞧不清楚对面人的面容。
诸人落了坐,忠勇候一贯爱妻,此番为夫人做寿,还请了许多朝廷命官。
一时间推杯换盏,旁边亭台又水流潺潺,倒颇有些曲水流觞之感。
秦良玉的位置,只能和身旁的秦琼等人交谈。
至于一些身份贵重的,更甚至是她从前相熟的人,自然都坐在上首,她全都瞧不真切。
她来之前,本还想着或许能见到和她一向交好的二公主沈央,可她隔着这样多的人,席位又设得远,实在是瞧不清人。
心中有些失望,可却只能按捺住,低头吃着面前的糕点。
……
顾恪之看着外头的天色,琢磨着母亲的寿宴恐怕已经要开席了,俊秀的脸上有些着急。
他一贯敬重自己的母亲,否则也不会为了她,常常往秦府跑,更别提今日这样的日子,更是不愿缺席。
对面的沈惟弈瞧见他的神情,想了想,还是问出来:“顾侍郎可是有什么事,不若先走吧。”
顾恪之拱了拱手,面色凝重:“可这军饷一事耽误不得,若今日不决,只怕还要再耽搁些时日。”
“只是微臣的母亲今日过寿,心里惦记着,这才着急了些。”
原来那日曹仁得了沈惟弈的准话,次日便上奏,要内阁和户部一同协理此事。
至于为何扯上了内阁,只因沈惟弈的一句,“既平时给官员的俸禄没少发,到了这紧要关头,自然也得让他们出一出力。”
曹仁虽怵沈惟弈,可脑子并不笨,稍微一琢磨,便想清楚里头的关节。
这不就是让朝中官员出银子吗?
可自己势单力薄,那些官员又大都一毛不拔,唯一的法子,便是扯上内阁这群儒臣当出头鸟。
他们不是一向爱下笔头上的功夫吗,这样的事,自然该他们来想主意。
顾恪之入内阁时间不长,可短时间内却办了不少大事。
那些内阁的首辅一类官,哪个不是人精,自然都不愿担这个差事。
一来二去,这事便落在了年少有为的顾恪之身上。
昨日晚上,骠骑大将军又来了一封急报,说是大夏围困,粮草再不到,他便不知晓能不能守得住了。
因着这缘故,顾恪之才一早就被叫到摄政王府禀报事情的进度。
可此事斟酌不下,本打算让内阁出个条例,可眼下事情紧急,自然等不及一道道程序走完,又不能直接上门征要银子。
他们还未商议出结果,眼看着便到了开宴的时辰。
曹仁开了口:“顾侍郎若着急,就先回吧,今日商讨的结果,我晚些时候再上门告知也不迟。”
顾恪之听了这话,脑子里突然想起什么,面上带了些激动,又俯身行了个礼。
“王爷,下官今日家中摆了宴,京中大半官员都在府中,若王爷肯随下官去一趟,忠勇候府带头出银子,那些人必然效仿,何愁短时间内筹不到军饷。”
第14章 献计[2/2页]